近日,上海市政府颁发了“白玉兰荣誉奖”,向外籍人士颁授奖章、证书,表彰和感谢他们为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做出的积极贡献。今年的10位获奖者中,有一位在嘉定工作,他就是安波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美国籍)。
1月24日,对于杨晓明而言有着特殊意义:这一天,他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荣誉奖”;19年前的这一天,他确定接手中国业务,带着德尔福(2017年12月,德尔福正式更名为安波福)连接器系统业务回到中国筹建亚太区的运营中心,由此,开启了企业扎根嘉定、辐射全球的发展征程。
在杨晓明看来,自己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中的参与者,也是受益人,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上海的城市变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我选择了上海,而是上海成就了我。”杨晓明说,上海创造的优秀营商环境,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
在同事眼中,杨晓明不仅把安波福亚太区的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也把拳拳赤子之心奉献在这片热土上。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安波福投入巨资率先在上海打造汽车行业的智能工厂,在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联网化,成为汽车行业“工业4.0”的标杆智能工厂,打造了城市智能制造新名片。
安波福
安波福注塑冲压工厂厂长张亦定告诉记者,在杨晓明的带领下,安波福在中国聚焦集成电路、主动安全、自动驾驶、汽车电气架构等关键核心技术。公司90%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都是团队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这不仅为传统汽车行业带来创新技术,也向全世界展现了来自我们中国的技术团队和解决方案。”
安波福
截至目前,安波福在中国已获得超过1600项专利,每年获批专利120余项,不少技术领先全球。
杨晓明说,这一切,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我有责任,也有意愿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孕育中国汽车人。”在企业,他创立了多项本土人才培养项目,激励人才创新。
“我们一直致力于把本土工程师送往其它市场,让年轻的本土工程师增加国际经验,了解全球前沿技术。把海外专家定期派到中国来,将来自成熟市场的领先知识与经验传授给本土员工。”杨晓明说,“同时,嘉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鼓励和激励人才创新的机制,让我有信心把公司打造成为一个中国人管理的跨国公司,实现领导人的‘本土化’策略,这是安波福在中国成功的原因之一。”
如今,上海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他与留沪过年的同事们一起包起了水饺,让无法回乡过年的员工们,有了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年。
“做饺子也是有讲究的。”“这个看上去很难啊。”“这就像是中国人的处事方式,要圆圆满满。”……安波福全球贸易顾问David Farrugia说:“这是我在中国过的第一个春节。我很高兴Simon(杨晓明)告诉了我该如何包饺子,这是一个很棒的经历,我知道了包饺子需要的一些技巧。他向我展示并传递了一些很神奇的中国文化。”
在杨晓明的办公室,还有很多摆设,如二胡、葫芦、剪纸、东方明珠手工艺品等。“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国外,但是我始终热爱中国文化。我也喜欢嘉定的竹刻和南翔的小笼包。这些文化与世界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互通共融的。”杨晓明说,作为一家跨国企业,也需要融入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的辉煌成就鼓掌喝彩,向世界展现上海开放、包容、融合、创新的一面。
文字: 李华成
视频: 蔡陈皓
编辑: 武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