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平安“下岗”,是端午最好的礼物

日期:2022年6月5日 22:00:14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郏萍萍是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和所有医护人员一样,过去3个月,他们面临着职业生涯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5月1日下午,郏萍萍带着队伍出发,接管位于嘉定工业区的某集中隔离点。

团队零感染,管理有力度

“当时隔离点刚新建成,推开房门,大家看到里面有张床就埋头开始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了。”郏萍萍回想起刚到隔离点的时光十分感慨,“我们一共10人,大部分是第一次参与隔离点工作,出发前我就向单位承诺,要把大家都平安带回去。”由于曾多次进驻隔离点,郏萍萍受命成为医疗组领队,她定下目标:干好活、零感染。

正文图片

刚开始的半个月,郏萍萍每天5点起床,6点采样,最多的一天采样380余人。除了核酸采样,每日2次测温也需要逐一上门完成。隔离人员接收工作更需要随时待命,从下车测温、事项告知,再到信息登记,最晚一次,郏萍萍和同事工作到凌晨3:50。“其实最担心的还是防护不到位导致感染。”为此,同事每次换班,郏萍萍都要紧盯监控,确保所有人严格按照步骤穿脱防护服。

正文图片

郏萍萍

环境越是艰苦,任务越是艰巨,越是能激发出团队的战斗力。隔离点运营团队经常彻夜核对信息,保证第二天一早核酸采样顺利进行,医疗组成员主动承担起份外的活,哪里需要去哪里。大家拧成一股绳,拉动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有呼必有应,关怀有温度

隔离点的工作,不光是按部就班、例行程序,更需要关注好每一个人的切身需求。医疗组值班室的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帮助协调解决隔离人员提出的各类问题。“由于长时间处于一个封闭环境,大家都比较焦虑,有的人一天会打五六次电话,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中招,我们会耐心倾听,给他们安抚开导。”郏萍萍记得曾有一名隔离人员担心自己的核酸结果异常,通话了10多分钟,“最后听到他说‘大家都不容易,谢谢你们’,我们也很感动。”

正文图片

隔离人员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4岁,有身怀六甲的孕妇,也有基础病的患者,医疗组的使命就是帮助每个人安全度过这段特殊时期。遇到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需要配药,医疗组就帮助代配药,为了杜绝传染风险,不能收取现金,大家经常直接垫付。遇到隔离观察期被确诊为阳性的患者,医疗组往往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我们尽量不让他们感觉到被区别对待,妥善安排好转运事宜。” 郏萍萍说,“同时阳性环境的消杀也必须严格把关。”

隔离的日子里,整个医疗组团队发挥着“润滑剂”“稳压剂”的作用,确保整个隔离点运行顺畅、人心稳定。

不辱使命,成长再出发

5月下旬起,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郏萍萍所在的隔离点基本不再有本土密接人员入住。5月30日,医疗组接到通知,6月1日下午正式结束任务、完成交接换岗。“5月1日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如今顺利结束,我也总算兑现了带队平安回归的承诺。”接到消息,郏萍萍松了一口气,“平安‘下岗’,这是今年端午最好的礼物。”

正文图片

郏萍萍

作为一名全科家庭医生,郏萍萍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签约的病人。坚守隔离点的这段时间,她仍会忙里偷闲,继续线上接诊的工作,但她常因不能及时回复病人信息而感到愧疚,“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看病。”得知郏萍萍在支援隔离点后,病人及病人家属都表示理解,还时常叮嘱她做好防护。

正文图片

端午节来临之际,医疗组所在的隔离酒店准备了粽子,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幸不辱使命,平安交接!在2022年的这个初夏,经过汗水和泪水的洗礼,我们会更加坚强!”郏萍萍的这番感言,道出许许多多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心声。

正文图片

作者: 通讯员项亦歆
编辑: 杨玉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