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繁花次第不负春 | 嘉定爷叔出山,从一张白纸到“三个第一”

日期:2024年1月17日 20:28:08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图片

热播剧《繁花》的导演王家卫曾说,一无所有的阿宝在十年内华丽转身成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宝总,“除了他个人的奋斗,还需要时代的加持。”

嘉定,一直顺应着时代的潮动,搏击在时代的潮头。从建设科学卫星城,到如今服务“五个中心”,向着“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国内生态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引领示范区”等目标坚定前行。

滚滚洪流中,有人乘风而起,有人踏浪前行。他们抓住机遇改写命运,以勇敢与坚韧、乐观与积极的时代精神为底色,始终不弃梦想、接续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嘉定人满怀赤子之心,如星星点点的繁花般次第绽放、不负时代的胆色担当。

在电视剧《繁花》中,“爷叔”这一角色运筹帷幄、重情重义、做事果断,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世纪90年代,嘉定区马陆镇也有这样一位“爷叔”,他于花甲之年再度出山,满怀热情地创办了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带领马陆经济再次腾飞,他就是原希望私营经济城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彪。

图片

1990年,退休后的张彪被马陆乡党委聘为顾问。当时正值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吹拂上海大地,这让张彪意识到,要发展,胆子就要更大一点,步子就要更快一点。

1992年,张彪得知青浦富民办起了全市第一家私营经济城,他马上前去考察,回来后向马陆乡党委领导汇报:“私营经济城是一个好模式,马陆也可以试一试。” 两人一拍即合,由此开启了马陆发展私营经济的大幕。

筹建初期,启动资金只有50万元,没有像样的办公室,张彪他们就把百货公司顶楼的仓库作为临时办公地点;没有食堂,大家就吃方便面;没钱发工资,几名员工就只拿原单位的工资;没钱上报纸做广告,就花3万元请人在上海近郊刷墙体广告。那时候,不少国道、省道两侧的墙体上都有马陆希望经济城的广告,上面都刷着张彪的名字。

图片

虽然一切近乎一张白纸,但他们心中对希望城充满了无比美好的憧憬。

“私营经济城值不值得花这么大投入,万一今后不允许搞私营经济,这些投入不是都白费了?” “煤油灯下,你要大家搞集体经济;现在日光灯下,你却鼓励大家搞私营经济?”1993年,许多人的观念还没有转变,有的人更是谈“私”色变。

图片

但张彪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仍不改初衷,他坚信“筑巢引凤”的思路没有错,希望城的未来不会差。因此,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彪坚持每天蹬着一辆半新的自行车从嘉定城中梅园路到马陆上班,他一边在心中描绘着希望城的蓝图,一边迈开规划开发的步伐。

为了办好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张彪在园区建设方面毫不吝啬——厂房必须标准化,不允许临时拼凑搭建;希望大道必须宽35米,稍窄都不行;水、电、煤、通讯必须同步到位,“七通一平”少哪样都不行。很快,希望城的形象就被树立了起来。

那时,私营业主办理相关证件,要跑十多家单位,但只要他们带着材料来希望城,工作人员就会为其代办。有一次,一位业主派司机来拿办理下来的证照,他到现场后惊讶地说:“没想到你们服务这么好,这么快就办好了!”不久,这位司机的子女也来到希望城注册了企业。

图片

希望城就这样在边建设、边招商服务中,轰轰烈烈地发展壮大起来。“我们做招商的只有先服务好私营业主,帮助他们发展企业,才能让人们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转变大家的观念。”张彪说道。

开办当年,希望经济城迎来80多家企业入驻。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成为首批垂青希望城的企业。东方希望集团投产当年,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产值,1994年更是达到了2700多万元。这也让张彪的干劲更足了。

之后,诸多知名民营企业在希望城成长,包括用友软件、新世纪创业集团、瑞华房地产等。1997年,希望城上交税额超过1亿元;5年后,希望城接纳了各类私营企业2630家,累计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有54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17户。在当时上海80余个私营开发区中,希望城夺得了三个第一:园区建设规模最大、户均注册资本最多,户均纳税最高。

到2002年,希望城上交税额3亿元,占全国财政税收万分之二;2003年上交税额4.47亿元,平均每天为国家创税100万元;2007年,税收超10亿元。如今,希望城依然生机蓬勃,2023年,新招总项目数2091个,全年实现总税收(含房地产)55.9亿元。

图片

张彪认为,任何生产关系都会老化,一定会出现新的经济关系,因此,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抓住更多先机,“我就是胆子大,但我的胆子根植于马陆人一以贯之的先试先行、勇往直前之中。”

本可以在离休之后颐养天年的张彪,为了实现目标,坚定地踏上了开拓者的创业之路,这是注满了时代精神的挑战,是重振马陆雄风的挑战。而他一干就干了足足15年,直到80岁才真正退休。

随着电视剧《繁花》收官,

这场发生在摩登上海的黄河路故事,

也就此暂告一段落。

但对于更多人而言,

这,是一场追梦之旅的开始,

愿我们的人生花繁锦簇、不负岁月!

d38070dc9cd3404583c983f21bbf0871.jpg

作者:通讯员黄柳
编辑:王子艳(实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