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家庭的力量 | 这一家人献血50000多毫升,相当于12个成年人的血量

日期:2024年5月28日 20:45:34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的5月15日是第31个“国际家庭日”。为弘扬家庭美德,传递优秀家风,激发更多家庭积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即日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嘉定区妇女联合会,推出“家庭的力量”系列报道,展现嘉定区历年来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海上最美家庭”的风采和事迹。

嘉定新成路街道有这样一户家庭,无论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还是慷慨捐款捐物,女主人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公益之路上,传递着无尽的温暖与希望。几十年来,邹洪鸣一家累计捐款捐物超过50万元;一家三口累计献血120余次、50000多毫升。全家把雷锋精神贯彻始终,把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进行到底,他们一家也成了社区百姓心目中“身边雷锋”的代名词。今天,让我们走进邹洪鸣一家,了解他们的家庭故事。

在志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谢谢邹阿姨,这张凭证我打印了半天都不行,还好有您帮我操作!”“不客气,赶紧去二楼找医生问一下,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在瑞金医院北部院区的自助缴费机前,你有没有看到过一个戴着老花镜、身穿志愿者红色马甲的热心奶奶?她就是邹洪鸣。

正文图片

邹洪鸣在医院做导医志愿者

在医院做导医志愿者是她退休后坚持了11年的志愿服务之一。邹洪鸣告诉记者,2012年瑞金医院入驻嘉定时,她就带着一家人来做志愿者。11年来,无论是服务台还是自动挂号机前,她都会耐心地为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提供帮助,解答病患家属的各种问题。

“大家在医院里办的都是急事,能帮他们解燃眉之急,听到他们说一声‘谢谢’,我心里就觉得非常踏实!”邹洪鸣说。

正文图片

邹洪鸣送腊八粥

导医志愿者只是她的众多志愿者身份之一,作为嘉定红十字会“红泥巴”戏曲队的创办人,邹洪鸣带领伙伴连续19年到社区和养老院公益巡演,累计服务1万多人次;连续14年端午节出资包肉粽,送给福利院的老人、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军人家庭等,累计送出11.2万个;去年腊八节,邹洪鸣还来到新成路街道,为沧海社区的老人们送去温暖的腊八粥……

这些善举,也深切感染着邹洪鸣身边的人。在邹洪鸣的引领下,她的丈夫孙和平、儿子孙义哲不仅支持她做公益事业,也常常跟着她一起去当志愿者,将“个人志愿”变成“全家志愿”。

正文图片

孙义哲做医院志愿者

献血50000多毫升相当于12个成年人的血量

邹洪鸣不仅是大家眼中的志愿服务排头兵,还是一位“献血英雄”。18岁那年,邹洪鸣听说献血能够救人,便毫不犹豫地走进了献血站,至今,她已累计无偿献血30000多毫升,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殊荣。“我每年都会按时来到献血站,为那些需要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邹洪鸣表示。

正文图片

邹洪鸣献血

在邹洪鸣的带动下,她的丈夫孙和平和儿子孙义哲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一家三口累计参加无偿献血120多次,累计献血50000多毫升,相当于12个成年人的血量。

正文图片

孙和平献血

在父母潜移默化下,儿子孙义哲也积极参与各类公益事业,并在2019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1年5月,孙义哲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对成功,便积极配合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能用我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别人的生命,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孙义哲说。

正文图片

孙义哲捐献造血干细胞

用邹洪鸣的话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把贡献两个字刻进骨髓。“我会立志一辈子把好事、善事做下去,把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坚持下去。”未来,邹洪鸣计划将自己的退休金继续用于公益事业,并带动家人和更多身边的人加入。

作者:彭晓妍
编辑:唐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