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我“嘉”她力量丨吴宝英:做一个坚定而快乐的农村娃筑梦人

日期:2025年3月8日 22:00:0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她们是实验室里与数据博弈的理性头脑,也是教室里与时光对话的感性诗人;是董事会里运筹帷幄的决策者,也是社区里勇于探索的热心肠——每一个身份都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窥见女性如何将“不可能”的边界溶解成流动的星河。我“嘉”的她们正以浪潮为帆,在时代的经纬线上镌刻独属的坐标。这力量如藤蔓般生长,她们无需被定义,因为每一次破界都在重塑定义本身——星辰从不问轨道,只以光年丈量自由的疆域。

近日,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公布,其中来自嘉定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宝英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应当为农村学校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0年来,吴宝英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坚守在农村教育的广袤土地上,守护着农村娃“上好劳技课”“学好民乐”“拥有特级教师”等梦想。她先后带领三所不同的学校获评“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一面面鲜艳旗帜。

“农村娃也能学好高雅艺术”

3月6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的活动室里,吴宝英正指挥着一群孩子演绎着手风琴合奏。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校服,指尖流淌的旋律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我们是沪上首个‘手风琴艺术特色学校’。”吴宝英介绍,这支成立仅4年多的“小海狮手风琴乐团”,已连续4年斩获“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节长三角地区手风琴网络展演活动金奖。

图片

“从市教委对学校的分类来看,我们属于农村学校。农村学校的家长可能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大。”吴宝英想,如果孩子们能在学校免费接受艺术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将起到非常大的帮助,“2020年,我们依托上海师范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上师大音乐学院前任院长李聪教授的团队,成立上师大嘉定附小的手风琴乐团——‘小海狮手风琴乐团’。”

“校长妈妈一直在默默付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音乐老师胥慧萍感慨地说,最艰难的是第一年,“大多数学校一般学习小提琴等管乐弦乐,而手风琴教育在嘉定乃至上海都很少见。一个普通公办学校能够做到普及手风琴教育,真的很难能可贵。”

为了“农村娃学好民乐”的梦想,经费是第一个难关。胥慧萍回忆道,那段时间,校长反复与财政局、教育局等多方沟通,“为了孩子们,她考虑很周全。学生们现在用的手风琴,都是学校出资购买的,只为了让他们安心地学习。”

“小海狮手风琴乐团”只是吴宝英推进尚美教育改革的缩影。“农村娃也能学好高雅艺术。”早在2010年的南翔小学新年民族音乐会上,时任南翔小学校长的吴宝英就立下誓言。

当年,为了“农村娃学好民乐”的梦想,吴宝英与财政局多次沟通,申请到每年25万元的专家指导费,突破了社团建设经费的不足;与教育局多次沟通,把车库改建成民乐合奏排练厅,突破了社团排练场所的不足;与民乐指挥大师多次沟通,说服他担任南翔小学民乐团客席指挥,突破了社团师资水平的不足。南翔小学“喜洋洋”民乐团不负她的期望,民乐合奏获得上海市学生音乐节一等奖、民乐个人表演多次获得上海市学生音乐节金奖、书法个人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学校连续三次评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并荣获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多年耕耘,吴宝英这位筑梦人不但为学生圆了艺术梦,还让他们在艺术教育中不断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我特别喜欢手风琴,它让我登上了很多大舞台!”“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手风琴了,手风琴就像我的朋友一样,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它都陪伴着我。”排练休息间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记者分享道。

“农村教师也能成为专家”

在吴宝英看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果学校是齿轮,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是驱动轮,带动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变革,最终形成一个联动系统。  

15年前,在南翔镇社会事业发展大会上,吴宝英向全镇干部公开承诺:“农村教师也能成为专家。我们要用3—5年的时间,成就南翔小学百年老校历史上的第一位特级教师,让特级教师每天给孩子们上课。”

“特级”二字,谈何容易。但吴宝英迎难而上,想方设法搭建平台,党政融合培育研究型教师。她四处奔波,奔波于教育行政部门,申请人才柔性流动经费;奔波于教研部门,申请展示研讨活动机会;奔波于出版社,申请教学专著出版指标。其中最艰难的奔波,是三顾茅庐拜访名师,推介学校数学教师朱燕青这块“璞玉”。

更多时候,她还是陪伴在朱燕青身边,与她一起学习、研究、反思,和她一起攻坚克难、执着前行。“我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没有自信,我说‘校长,您就是给我十把梯子,我也摘不到呀’。”朱燕青回忆道,“那时候,吴校长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不停地转动,我爬山坡时,吴校长在后面奋力推我;我过险滩时,吴校长在前面用力拉我。当我站在特级教师的讲台上,看着工作室里年轻教师们求知的眼神,总会想起吴校长送我登上领奖台的那个拥抱,她在我耳畔轻声地说道,‘现在,轮到你当引路人了’。”

2018年8月,吴宝英担起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校长的重任。“我的工作其实和以前一样,但是会感觉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希望自己能起到特级校长的带头作用,引领优秀教师走上卓越发展的奋斗之路,为嘉定区的教育贡献更多的力量。”吴宝英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要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句话让吴宝英铭记于心,“要抓住机会,让老师们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教学副校长顾豪利,从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到现在成为区学科带头人,每一步成长的背后,都有吴宝英的托举。

图片

“在我评职称时,她手把手地帮我修改论文;在评区学科带头人时,她又聘请了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为我指导,梳理提炼教学主张。”顾豪利对吴宝英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不知道用什么词来精准地形容她,我只能说,她真的太好了。”

“南翔学区要成为优质教师孵化器”

从安亭师范毕业时,吴宝英立誓扎根农村教育。“我是农村娃,深知这里的孩子和老师需要什么。”31年来,她有过可以调往城区学校的机会,但她放弃了,“我想要在农村教育做出一番成就,来圆更多人的梦想。”

2005年8月,吴宝英起先后担任南翔劳技中心、南翔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等三所农村学校的校长,期间主持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3项、全国“十一五”课题子课题(实验校)1项,承办市级层面学校展示活动23次,引领一批又一批纯朴的农村师生实现了幸福成长、卓越发展的梦想。为此,上海市教委于2018年9月授予她上海市特级校长荣誉,嘉定区教育局10次给予她记功记大功奖励。

如今,除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这个身份外,吴宝英还兼任南翔学区小学学段负责人和上海师范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的领衔人等职务。

在南翔学区,吴宝英将她的“破界”精神贯彻到底。为了促进南翔学区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吴宝英以市级课题引领,紧紧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的优质专家资源,着力把南翔学区打造成研究型教师的孵化器。通过将近半年的总结梳理,与上师大专家团队共同提炼了南翔学区打造研究型教师孵化器的三大奥秘——资源深度共享的环境、项目长效管理的机制、人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并承办了学区化办学区级展示活动,通过专题片、报告剧、市级课题汇报、新书首发等形式,展示了两年半来南翔学区培育研究型教师的阶段性经验与成果,南翔学区由此被认定为嘉定区首批紧密型学区集团。

“我想在退休之前,花十年时间办出像南翔小学一样的另一所优质学校。作为上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的成员,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把南翔学区的兄弟学校都带动起来,打造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让南翔学区成为一个优质教师的孵化器。”吴宝英说,她会坚持她的理想和信念,在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做一个坚定而快乐的农村娃筑梦人。

图片


尾图.jpg



作者:席凌燕、徐宸逸

编辑:戴晨阳(实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