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来临,近日,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和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公布,嘉定的不少优秀青年荣获表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理获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个人奖章,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技术研究青年团队获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集体奖章,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黄燚萌获得2025年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这些青年和团队斩获荣誉的背后,都有哪些故事?一起来了解!
郑理:科研工作生逢其时
“成为一名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理从小的梦想。怀揣着这份初心,郑理不断努力。2016年,郑理如愿留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从事集成电路领域研究,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
追逐梦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科研工作是不断挑战极限的过程,挫折与未知是常态。“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从未想过放弃。”郑理说。
对郑理来说,白天做实验、晚上读文献是常态,有时甚至连续24小时进行实验测试。在和团队的不断努力下,他所在的团队首次实现国产商用300毫米硅片零的突破,打破了过去我国该型号硅片依赖进口的局面。
谈起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郑理除了荣幸之外,更表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他说:“微系统所吴自良院士、徐元森院士等都是我的偶像,老一辈科学家怀抱着‘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的信念决心,也是我在科研道路上前行的动力。”
上海技物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
勇闯深空探测“无人区”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有一支高科技的团队,他们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前沿生力军”,聚焦深空探测、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等大国博弈科技制高点,更是勇闯“无人区”,有力支撑嫦娥、墨子、天问、天宫等重大任务成功实施。
从“嫦娥一号”开始,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转入航天任务。当时,不少成员都是做成像光谱技术出身,但面对“专业不对口”,没人选择退缩,而是通过不断实践克服了一个个难题。
在上海技物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85后”研究员张亮看来,团队的成长与国家深空探测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面对一个个全新的问题,团队“敢想敢做,协同攻坚”,青年研究员们敢于创新,将自己的猜想进行大胆实践,并主动与不同单位展开合作,共同选择最优解。“在合作中,我们彼此也做到了提升自我的能力,相信通过这样的合作,产品的创新也延伸到了其他行业。”张亮说。
张亮认为,研究团队青年们的成长是因为榜样的力量,“学生阶段,我们仰望老师,老师是指引我们的星星,照亮我们未来的道路,他们朝哪儿走,我们就往哪走。希望自己也能成长为这样的星星,给我的学生带来光明的指引。”
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技术研究青年团队共有成员77名,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55名,占比71%,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今年,团队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我们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最好的科技成果践行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担当。”张亮表示。
黄燚萌:坚持走在纳税第一线
立足工作岗位的同时,如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对上海市嘉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黄燚萌来说,这是一道“必答题”。
大学毕业黄燚萌就成为了一名税务人。十多年来,她以创新举措打造“近悦远来”营商沃土,用精细服务争做便民先锋。她曾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牵头建成上海首个“政务融合示范点”;与江苏税务部门互设自助办税终端,为跨省经营企业及跨省通勤人员提供便捷服务。为切实解决会计新手、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员的“急难愁盼”问题,她推出由劳模专家领衔的税务帮办团,量身定做“帮办卡”“跟踪单”,打造集“税法服务+争议调解+税情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税费服务前沿阵地,累计解决900余个难题。
虽然是一名“90后”,但年轻的黄燚萌如同一棵小树苗,经历了风雨洗礼后,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的税务干部。她始终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来警醒和激励自己不忘初心。
“荣誉是一种鞭策,是我们继续奋进的动力。”黄燚萌说,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是给每一位税务人的荣誉。她会继续做一名以梦为马、砥砺前行的新青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税务人。
作者:撰稿黄湘钰、制图吴晓南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