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5.1”专稿 | 以数据驱动未来,做智能网联汽车的“开路先锋”

日期:2025年5月14日 14:37:46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春深风暖,夏近绿浓。在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工匠的时节,嘉定区总工会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匠心筑梦”系列报道。今年,嘉定区共有2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14人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家单位获上海市模范集体。即日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聚焦部分获奖代表,通过深入讲述这些奋斗者扎根嘉定的故事,展现新时代劳动者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担当。

在近日举行的庆祝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事业部部长、下属上海车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贤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从初出茅庐的汽车工程师到引领行业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专家”,从单一的技术研发者到带队完成国家级示范项目的领军人才,在智能网联汽车这片蓝海中,吴俊贤用持续创新的精神,谱写着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篇章。

图片

数据赋能的开拓者

清晨的阳光洒在办公室里,吴俊贤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熟练地调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实时运行数据大屏。作为公司掌舵人,吴俊贤始终把握好战略方向,坚持“问诊”这些数据,“这些数据流就像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神经脉搏’,不仅能实时诊断车辆运行状态,更能为行业发展提供创新要素。”

2024年,随着上海车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吴俊贤带领团队开启了数据商业化应用的新征程。这家创新型企业统筹汇聚了上海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车辆运行数据、车路云一体化数据及其他公共数据资源,通过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及打造智能化数据产品,持续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和加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落地和产业生态发展。其自主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全链路监管体系,通过融合多源数据,将事故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3%。“我们正在打造数据价值转化的闭环生态,努力让每一字节的数据都释放出最大价值。”吴俊贤说。

图片

回溯至2020年,吴俊贤带领团队打造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就已展现出非凡的前瞻性。现在,这个“数据大脑”每天要处理超过10TB来自上海全市车路云一体化的数据,相当于连续播放高清视频2000小时的数据量。“它实现道路测试数据全流程可追溯,并支持L3/L4高级别自动驾驶准入后规模化监管,为行业提供测试技术服务和安全保障。”吴俊贤说。

更令人瞩目的是,2023年,吴俊贤所在智能网联汽车事业部推进的“双智试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项目在国家工信部与住建部评比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全国标杆。该项目在嘉定构建了“1+1+N+1”的架构体系,部署了500多套智能路侧设备,实现了车与城的高度融合。

技术攻坚的急先锋

在位于汽车城的全国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里,一辆造型独特的白色小巴正在平稳行驶。这是吴俊贤团队研发的国内首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无人驾驶小巴。据介绍,这辆小巴自投入使用以来,在示范区累计完成百余次接待与科普讲解,实现技术展示与公众教育的双重目标,为后续车路协同技术验证提供了实体载体。

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领域,吴俊贤带领团队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团队发布了行业首个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场景集,涵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复杂路口等12大类300余个典型场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这些创新成果为自动驾驶大模型的训练与迭代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图片

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场景集

值得一提的是,吴俊贤团队与同济大学、上汽集团联合开展的“自动驾驶汽车虚实融合测评技术与装备”项目,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为自动驾驶大模型的迭代升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算力赋能。

在科研攻关领域,吴俊贤曾参与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委等十余个重点研发项目,包括科技部“基于多接入边缘计算的车路协同应用系统应用示范”、上海市经信委“基于典型城市开放道路的综合数据采集”等,推动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的落地。

此外,吴俊贤还深度参与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地方立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编写,并参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十四五”规划、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编制,助力构建覆盖技术研发、测试认证、示范应用的制度框架。

作者:李品

编辑:唐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