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去年嘉定开出6000万元环保罚单

日期:2018年2月1日 06:05: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因废气超标排放,位于嘉定新城(马陆镇)的一家玻璃厂被区环保部门查处、责令整改,但复查后仍然不达标。去年11月,区环保部门向该企业开出了共计850万元的环保罚单,这也是2017年嘉定对单个环保违法主体开出的总额最高的罚单。

c8e986b380d7491d932139f19d71c037.jpg

嘉定区环境监察支队队长陈彦东告诉记者,执法人员于2017年11月6日检查该玻璃厂,发现非甲烷总烃废气排放超过了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我们责令其改正并处罚款。”11月20日复查时,企业废气仍然超标排放,监测到其东西两个涂装车间排气筒出口废气浓度和排放速率超标。此外,经嘉定区环境监测站测试,该企业玻璃池炉排气筒出口氮氧化物的浓度也超过了排放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区环保部门决定对企业的违法行为实施按日计罚,开出了2张行政处罚单,金额分别为80万元和770万元,共计850万元。

d0f251fa4cef4e8bb3512526f1e49c8e.jpg

这样的处罚不是个案。记者从区环保部门了解到,嘉定2017年开出的环保罚单总额达6000多万元。其中,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案件6起,共计罚金1765.5万元。此外,还有实施查封、扣押的案件9起,实施停产整治的案件8起,实施限制生产的案件1起,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公安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的案件2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的案件10起。

重金属排放企业是区环保部门的重点执法对象。2017年,区环保部门加强重金属排放企业的专项整治力度,通过错时执法、精细化监察等手段,关停多家电镀厂,拆除了12家企业生产流水线。“重金属排放监测在以往都是常规项目,但去年的监测频次更为密集,并专门成立了多个重金属整治专项小组。”陈彦东透露,以往某些投机取巧的企业摸清了执法人员的作息时间,于是白天关停,晚上偷排。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执法人员特意用错时抽查的方式突击检查,“我们有时候晚上18:00去检查,然后20:00再去一次。”不少企业被“回马枪”杀了个措手不及,对有类似做法的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

b89767c91244435caa625388b2f45533.jpg

嘉定工业区某表面处理公司就在这样的高压执法态势下被抓了个现行,这家企业由于超标排放镍、铬等重金属至周边河道,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目前已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另一家从事阳极氧化生产加工的非法黑电镀企业,也难逃地毯式搜索,执法人员发现企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了朱戴路上的废水总排口窨井内,经过废水采样、证据收集,立即对涉案设备实施了查封扣押,并对这家“黑电镀”进行了立案处罚。

“我们的行政执法措施主要有行政处罚、行刑对接、查封扣押、停产整治。其中最严重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我们会移交公安部门处理。”陈彦东说,“通过严查严处,一方面有力打击了环保问题突出企业,另一方面也警示教育了其他企业,确保环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杜绝超标排放行为。”

来源:《嘉定报》 记者 赵一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