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区委书记手记|让和煦的阳光,照亮“沉默少数”的心房

日期:2018年4月20日 08:30: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96fe08f2052c4d278d15adc177a60267.jpg

在“两个全覆盖”的大调研走访当中,

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曾多次强调,

要特别关注“沉默的少数”,

尤其是身患重病或残疾、

家庭生活贫困、声音微弱,

有的甚至连反映自身困难能力

都没有的弱势群体。

他们也有尊严、有追求、有梦想,

所以,更需要帮助,更需要关爱,更需要阳光。

让和煦的阳光

照亮“沉默少数”的心房

嘉定区委书记、区长  章曦

1fff17b72cd94bb9b8d577b92fa02bd1.jpg

81a355e6c3c44312956df255da81d36e.jpg

今年春节前后,我来到安亭镇走访了几户困难家庭。有一位精神障碍老人,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普通的养老机构无法接收,留在家中又得不到专业的精神康复治疗,生活质量比较差。还有一户家庭,几乎所有成员都患有精神疾病,老人长期卧床不起,孩子又无法接受正常的学业教育,生活难以为继。看了这些残疾困难群体的生活情况,这不禁令我陷入沉思:目前全区类似情况的残疾人家庭还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残疾人当中,还有什么特殊群体生活困难、需要照顾?

经了解,嘉定确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残疾群体,就是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全区2893名),“养老难”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普通养老机构不具备接收精障老人的条件;另一方面,现有精神残疾人医疗机构资源不足,区精神卫生中心病房床位“一床难求”,大量失能精神病老人排队等候无法入住。因此,绝大多数老年精障患者选择了在家中生活,但普通家庭无法给予专业的治疗,患者一旦病发走失,对社会又是一大隐患。

全面建成小康,让城里的阳光,温暖弱群的心房,绝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所以,这个“弱群”,不光是残疾人群体,还有其他“沉默的少数”。

像低保困难家庭、因大病重病致贫家庭、失独特困家庭、孤寡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或困苦家庭,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概率高,也是当前脱贫奔小康、帮扶攻坚战的难点。对他们的关爱和帮扶,除了干部的日常走访和节假日慰问以外,还有没有常态化、长效性、广覆盖的保障性制度安排,如何使他们能沐浴在精准持续长久的和煦阳光下?

实际上,近年来嘉定不断完善“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机制,在扶贫帮困、结对助学、大病医疗、助残养老等方面,提供了比较全面、比较优质的公共服务。特别是近几年,嘉定在探索政府购买助残服务方面(先后推出“阳光天地”等32个助残项目),先行先试,初现成效,受到广大残疾弱群称赞,嘉定成为全国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的试点区。但总的来看,政府“单奏独唱”“揽活儿太多”,社会化力量参与不够,导致服务的覆盖面、精准度和个性化等都有待提升,创新弱群帮扶机制势在必行。

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服务,我们不仅需要助残服务这“一枝独秀”的“盆景”,更需要“百花齐放”的“百草园”。

可是,如何把这种项目化、社会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购买服务模式,向残疾人以外的困难弱势群体延伸呢?这就很有必要对全区的助残服务项目领域和困难弱势群体开展一次“蹲点深挖”。要挖出底数,看一看全区的困难群体到底有多少,生活状况怎么样,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拟开展长效性、广覆盖的精准帮扶。要挖出根源,把现有困难群体保障服务体系中的问题,一筐子摸上来、一揽子解决好,让这些“沉默的少数”更有尊严地、更有质量的生活。要挖出成效,进一步总结、提升助残服务项目社会化运作实效,并延伸覆盖到其他弱势群体,以推动解决一批新的难点问题,使我们的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更加精准、更加惠民。

    来源:嘉定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