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跨界”生活如此惬意

日期:2018年4月26日 08:25: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长三角一体化正在驶入“快车道”。对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节点区位的嘉定而言,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周边太仓、昆山等区域的融合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以及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卓越全球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迫切需要,打破藩蓠,消除壁垒,更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嘉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在城市建设、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与长三角及周边区域加速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谋求更大、更深入的合作,协力在更大蓝图上描绘未来。新闻频道今起推出“三城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系列报道”。

同一个合唱团里,成员一半来自安亭,一半来自花桥;保利大剧院里,嘉定人和苏州人比邻而坐,共赏高水平演出;嘉定的医生常“出差”到长三角工作,周边病人也会慕名来嘉定求医问药……类似“双城记”的惬意“跨界”生活,如今俨然成常态。

同根同源  越走越亲

从地图上看,上海嘉定与江苏昆山、太仓、吴江等长三角地区的水系相通,连成一脉。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这些地区成立了血防联防组织,共同防治血吸虫病。这或许也是两地人“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佐证之一。

地缘相邻,随之而来的便是人文相亲。

住在昆山花桥镇曹安社区的刘荣根,退休后迷上了听书。他常常骑着自行车,笃悠悠地晃到嘉定安亭的“老街书场”。听着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语调,老刘觉得浑身舒坦。

一直以来,“老街书场”的听众里,谁都分不清哪些是安亭人,哪些是花桥人。大家用相同的吴侬软语互相交流,丝毫没有隔阂。

后来,花桥到安亭“取经”,学习如何开设书场。安亭不仅倾囊相授,还推荐了说书先生。于是,花桥自己的书场诞生了,安亭人也会过去“轧闹猛”。如今,两地人还是坐在一起听书,但内容丰富了,选择也多了。

“发现《西桥东亭》这本自媒体刊物,让我们很是意外。”安亭镇文体中心主任李海鹰一直在寻找两地的文化达人,推动两地文化交流。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安亭和花桥的民间文人之间早已惺惺相惜,共同创办了“刊物”。“这本‘刊物’专写两地事、两地人、两地情,虽然出自民间,但文字清新、排版活泼。”李海鹰通过这本“刊物”,结识了很多的文化艺术爱好者,他们中有绘画、书法达人,也有写作高手,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他们可以在两地办展、讲课,丰富两地市民文化活动。

事实上,萌生于文化团队和百姓之间的双向需求,早在多年前,一些文化活动便已打破地域限制,吸纳两地达人。在安亭举办的市民文化秀上,花桥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李士丰连续6年报名参加。评书、相声、模仿秀……多才多艺的他吸引了安亭故事大王黄震良的注意,将其招至故事团队中。前不久,花桥镇排出了一年的文化活动项目表,其中竟有一半以上来自安亭的团队或个人。

文化走亲,越走越亲。在李卫华所居住的花桥绿地小区里,有一半住户和她一样来自上海。搬来花桥后,喜欢唱歌的李卫华成为小区合唱团的一员。机缘巧合下,安亭合唱团的老师去花桥指导,无意中发现了这些会唱歌的阿姨,李卫华又成了安亭合唱团的一员。“这里的排练厅设施更齐全,老师也更专业,我们都很愿意来学习。”像李卫华这样的花桥阿姨一共有20多名,她们每周或坐地铁、或坐超市班车来安亭排练,乐此不疲。

李海鹰介绍,安亭文体中心除为花桥居民提供公益性的社区文化服务之外,还会邀请他们参加各类赛事。“我们的篮球赛、羽毛球赛里都有花桥人的身影。光是这一类的互动,一年少说也有十几次。”

优质资源  没有“边界线”

行政区划有边界,但优质的社会资源却没有“边界线”。在共享、互惠中,嘉定和周边区域市民的生活品质不断得到提升。

“刘晓庆演的《武则天》,杨丽萍演的《孔雀》、《十面埋伏》……这些演出,几乎每一部都有近一半观众来自外区县和周边地区。”细数去年以来登上保利大剧院的“高大上”演出,相关负责人无不自豪:“我们落户嘉定,但目标观众从来就不仅仅是嘉定人,更看重的是嘉定地理优势对周边的辐射效应。”张若昀的《三姐妹·等待戈多》全国首演选在此上演时,就有大量苏州粉丝蜂拥而至。

日前,96岁高龄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来到江苏徐州第一人民医院,为患者手术。自从2015年东方肝胆医院安亭新院启用后,早已将优势医疗资源辐射长三角地区。不仅有医学上的交流、指导,更多的是方便了患者就医。“每天都有很多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患者。”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肝胆胰疾病是苏北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所以慕名而来者非常多。

还有位于轨道交通11号线安亭站旁的销品茂嘉亭荟,即便工作日都有三四万人次客流量。大批安亭汽车城的技术员、花桥写字楼的白领拥过来就餐、购物,周末最高峰时达到12万人次,连经营者自己也吓了一跳。“哪边的服务好、东西多,我们就往哪边跑。”在花桥市民白玉婷眼中,“边界”从来不存在。跑来跑去,带动的是两地的共同繁荣。

如果说,嘉定的配套设施比较成熟,那么昆山则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13个公园中,湿地公园尤为原生态,栖息了几百种鸟类。嘉定正在考虑通过“文旅”结合的方式,让前来嘉定观看F1赛事的游客,也去昆山看看鸟、看看虫,拉动两地旅游共同发展。

来源:《嘉定报》 记者 顾娴慧 孙凌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