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定工业区百姓宣讲团成员何翠英发现,朋友圈谈论最多的,是一本名叫《十九大精神微课堂》的“口袋”读本。这本32开的小册子不到300页,由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出品,用10万字的内容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通俗易懂”“接地气”,是她听到最多的评价。
一本理论书籍究竟有何不同?拿到书后,何翠英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遍。全书共60讲,每一讲都是一个小专题,字数在1500字上下,既包括内政外交,也涵盖了经济民生。让她感到新鲜的是,几乎每一讲的开篇都由贴近百姓生活、紧跟社会热点的鲜活事例做引题。比如,在第49讲《十九大提出的全球治理观内容是什么》中,提到了近两年大热的科幻美剧《西部世界》,由“人工智能凌驾于人脑存在”的剧情,引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在《十九大提出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一讲中,以牵动了千万网友心的“冰花男孩”为例,解读了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报告内容。
除了运用社会热点巧解报告,联系嘉定实际妙说报告,也成为这本书的一大特色。通读全书可以发现,每一讲的末尾处,都会加入“嘉定实践”,以嘉定的区情区况、方针政策,来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内涵,增强了全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些内容十分实用,是我们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的‘工具书’。”何翠英认为,《十九大精神微课堂》改变了以往理论书籍严肃说教的模式,文字通俗明了,富有说服力,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的“入脑入心”提供了蓝本。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石中军表示,如何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让最基层的党员群众读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书编撰的宗旨,“因此,解读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出百姓普遍关心的、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详解;内容上既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又要精准,不容许一点点偏差。”编者之一、区百姓宣讲团团长周全绍介绍,为了把抽象的理论语言讲明白,报告内容中的长句都被压缩成简明的短句,以百姓的“身边事”解析“专业词”。为此,编委会多次开会讨论,编撰历经4个多月才完成。
为了提升文本的生动性,全书每一讲都配有一幅漫画,画家李树德负责了整本书的漫画创作。“刚接到任务时心情还比较忐忑,怕自己不能准确把握十九大的精神内涵。”李树德说,为此,他多次反复研读报告,为了加入本土元素,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到嘉定考察、参观,激发创作灵感。“对我来说整个创作过程也是学习报告、自我提升的过程。”李树德说。
来源:《嘉定报》 记者 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