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未雨绸缪,打好防汛主动仗

日期:2018年6月10日 08:30: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5月24日夜间的一场大到暴雨,让不少嘉定人为第二天的出行担忧,家住南翔镇南华新村的陈芹就是其中一员。前几年每到汛期大雨,民主街的南华路至沪宜公路段就会出现积水情况,对骑电动车出门的她多少有些不便。“25号换了套鞋出门,没想到居然没一点积水,看来改造很有效!”陈芹满意地说道。

原来,经过前期检查与排摸,今年区水务部门将此前防汛隐患突出的德华路(汽修厂—南华路)、民主街(沪宜公路—南华路)、广由新村(北区)、嘉罗公路(15号桥公交站—练祁河)等6条道路积水点,列入今年防汛整改项目,涉及南翔、徐行、外冈、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等街镇,敷设排水管道约3300米。

“城镇雨水排水设施作为防汛保安体系的‘四道防线’之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民主街积水点整改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沪宜公路改造后路面抬高,与之相交的民主街地势相对较低,加之排水管道口径较小,很难适应当前排水需求,尤其是民主街靠近沪宜公路处,暴雨天积水情况时有发生。“除了市民,相关道路养护单位也反映了积水情况,我们就马上上报情况。”目前,包括民主街积水点在内,已有三个积水点整改项目完成,其余积水点将力争于主汛期内完工,届时,这些区域的排水能力有望提高2倍以上,可有效缓解“肠梗阻”。

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圩泵闸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力争7月底完工。该工程属于上海市14个水利分片中的嘉宝北片,总面积2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泵闸2座、节制闸16座、新开河道0.89公里、新建护岸1500米,种植绿化9000平方米。“圩区边界还规划了22座控制建筑物,”区水务部门介绍,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达到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可加强圩区南排北引力度及河网水动力,加大水体置换速度,大大改善河网水质,提升地区水景观。

根据预测,嘉定今年汛期将呈现“降水总量略少,影响台风强度强,高温日数偏多,强对流天气强度强,局地性强”的特点。“虽然降水量略少,但2010年以来,夏末秋初强降水事件频发,还是要加强防范,做足功课。”记者从区水务部门获悉,除用“外科手术”加快推进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外,管理上也下足功夫。不仅定期开展防汛安全检查,还逐步完善防汛信息化建设,完成与区气象局应急响应、预警发布等相关事宜对接,落实暴雨分区预警预报及响应规范。针对下立交管理难度大的情况,利用移动GIS、GPS等信息化技术,将各街镇下立交视频监控整合到区防汛办,为下立交的应急抢险提供有力支撑。

19837f6d6da543b38bff824714ce61b8.jpg

cbb34a7322a74282b536f6e03520095b.jpg

2dc9443a95324f73850a3dcd58a2d9c0.jpg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应急排水抢险能力,区水务部门还增配了不少新设备。被称为“黑科技”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排水坦克”和“龙吸水”,特别适用于地下车库、下立交、涵洞及其他低矮环境、不适宜人员进入的排涝排水场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抢险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其中,“龙吸水”每小时排水可达1500立方米,是普通移动性排水设备的3倍。还有GT-150S拖车式新型油电混合式高扬程排水单元车以及PT-200油电混合型拖挂式排水单元,适用于小区、道路、地下空间等各类场所抢排积水。此外,目前全区已储备各类防汛抢险物资800余万元,各类防汛抢险队伍29支,专业抢险队伍10余支。

来源:《嘉定报》 记者 刘静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