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比起平淡无奇地吟诵,德富路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更喜欢在“诗乐学创”的微课堂上,通过边跳边唱的方式来演绎这首他们自己谱曲的古诗。日前,《中国唱诗班》的升级版《诗乐读本(小学版)》正式发行,并入选上海市小学音乐拓展教材目录。今后,将有更多孩子用歌唱、谱曲等方式,把中华传统古诗文中的精髓传承下去。
由嘉定教育工作者开创的《中国唱诗班》,从一张音乐专辑开始,经过持续的丰富与打磨,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载体。以“中国唱诗班”为素材的各类文艺作品也深受欢迎,如《元日》《相思》《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中国唱诗班”诗乐动画短片,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后,播放量已达10亿多次,被网友称为“中国动画的正确打开方式”,同时还掀起了国内一波中国风动画制作的热潮。根据《中国唱诗班》诗乐歌曲改编、创作的《梅花》《游子吟》《悯农》《明日歌》等舞蹈、情景剧、合唱作品,也在各类展演中亮相。
把传统诗歌谱成歌曲,融合听、唱、动、奏、演、创等多种音乐实践,可以让诗乐创作与学习更多元、生动。“音乐艺术的记忆是最长的,音乐语言的传播途径也是最广的。”《中国唱诗班》诗乐文化经典教材主编易凤林说,这一次,他从孝道、爱国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选取了12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作进行谱曲,并根据教学经验,创作完成《诗乐读本(小学版)》。全书共有“佳节、生命、母爱”等12个单元,设有诵读入境、听唱抒怀、拓展创造等模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诗词不胜枚举,给经典诗词谱曲,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诗词,对于传播中华文化而言,应该是种不错的方式。”易凤林说。
在德富路小学,五年级的赵涤玄和小伙伴们,在音乐老师张馨月的指导下,自己动脑、动手,为杜甫的《绝句》谱写旋律。在创作诗乐歌曲中,他发现了创作的诀窍:可以根据朗读节奏来谱写歌曲节奏,根据朗诵音调起伏来谱写歌曲旋律。“在诗乐学习中,我不仅领略了诗乐情感与意境之美,还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赵涤玄说。
随着《诗乐读本》在全市推广,将有更多学校共同致力研究音乐和语文的课程统整,致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艺术教育、德育、文化传承的相通相融。嘉定也将全力做优擦亮“教化嘉定”之名片,广泛深入推动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教育实践,推动文化文明蔚然成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成推动地区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来源《嘉定报》记者 秦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