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地检查组来到嘉定,将在为期3天的时间内,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和实地察访等形式,对嘉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终期验收。
在8月2日召开的汇报会上,区委书记、区长章曦表示,近年来,嘉定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公共文化整体品质,率先打造嘉定云平台,进一步拉近群众与文化的距离;通过社会化运作打造我嘉书房品牌,努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今年是嘉定建县800周年,站在新起点,嘉定正按照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加快推进上海“四大品牌”特色功能区建设,全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城市高品质、治理高水准的创新活力之城,不断提高嘉定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经济硬实力作基础,更需要文化软实力作支撑。嘉定将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全力响应市委关于打响文化品牌的部署,立足嘉定特色优势,全力打造文化强区;围绕让公共文化更加触手可及,不断创新文化供给,全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点亮城市生活,以文化激发城市活力。
章曦表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永无止境。针对检查组在此次检查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嘉定将认真研究、严格整改,努力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贡献更多的嘉定智慧和力量。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出席会议,副区长王浩就嘉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与专家组进行了交流。
据介绍,自2015年嘉定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市文广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制定了嘉定区创建示范区的《实施规划》。重点聚焦国家东部指标与嘉定地域特色相结合、顶层制度设计与基层探索实践相结合、改革创新要求与人民实际需求相结合,确立了全区公共文化的“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等重点任务,将“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列为嘉定区未来三年文化品牌打造的首要任务。
在创建过程中,嘉定区创新实践、建章立制,以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具有嘉定特色的六大创新亮点:一是以标准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衡水平,首创县域集成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首创标准化框架下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二是以数字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首创“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首创“入户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首创“文化众筹”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品牌;三是以社会化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四是形成嘉定模式,深度实施文教结合;五是凝聚嘉定特色,打造中国曲艺名城文化品牌;六是催生嘉定经验,扎实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机制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嘉定抓住了此次创建机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全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促使文化惠民更加精准,文化服务更加精细。经过三年努力,嘉定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四个提升”。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升。在区域均等化方面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在人群间均等化方面量身为特殊群体定制文化菜单。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文化服务量级与文化服务品质显著提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三是市民自我服务和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出现了一批具有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文化社团,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者。四是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嘉定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度由2015年的89.28%上升至2017年底的96.57%。“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整体提升,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嘉定公共文化的知名度。”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8月2日-3日,检查组一行将前往嘉定博物馆、南翔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地,实地检查上述场馆的公共文化设施配套、文化资源配送等情况。
来源:《嘉定报》记者 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