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嘉定工业区裕民社区的垃圾分类站点上,却依然可见一群小志愿者的身影。为了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嘉定工业区于近日成立“小i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这群小志愿者们不畏酷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的就是普及推广垃圾分类。
早上7:00,小志愿者张嘉育准时出现在裕民社区的绿色账户积分站点,对前来扔垃圾的居民进行正确的引导。“奶奶,您袋子里的果皮应该倒进湿垃圾桶,袋子扔这个干垃圾桶。”发现有居民正要把装了厨余垃圾的垃圾袋一同扔进湿垃圾桶,张嘉育及时指出了她的错误行为。听着稚气未脱的声音,看着他们专注的模样,居民们都非常配合。“小朋友都这么认真,我们作为长辈更不能随便扔垃圾了。”居民顾阿姨说。
据了解,凡是愿意为垃圾分类出力的青少年,都可报名加入“小i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共招募到10位志愿者,平均年龄在9岁左右。今年10岁的张嘉育是一名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小学生,他告诉记者,参加此次志愿活动,不仅可以向别人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和提升:“平时学校接触得比较多的是干湿垃圾分类,其实小区里的垃圾分类,还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现在,我几乎都能准确投放,不出差错了!”
裕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强小志愿者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社区居委会前期还组织他们参观了生化垃圾处理站,现场观摩生化处理机如何使用菌种对湿垃圾进行就地分解,达到湿垃圾“不出小区门”的效果。此外,裕民社区还邀请了百姓文艺队,与小志愿者们一同排演垃圾分类主题小品,在社区的文艺晚会上向居民展示。
在嘉定工业区的民乐社区,同样由青少年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正在开展一场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的“窜门”行动。他们身穿绿色小马甲,带着垃圾如何分类的讲解手册,挨家挨户上门为居民宣传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同时送上一把面扇。不少居民表示,这群小志愿者不仅送来了清凉,也为小区的环保建设带去了“一抹绿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期,嘉定所有爱心暑托班都增设了一门“如何分类生活垃圾”的课程,为小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近日,在新成路街道的爱心暑托班,就上了一堂垃圾分类的实践课。课堂上,水瓶、纸板、铝罐一一摆开,孩子们手拿垃圾分类袋,七嘴八舌地讨论这些垃圾应该放进哪个袋子中。不一会儿,所有垃圾分类完毕,整齐摆放在各个分类袋中。在实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小朋友,还获得了老师奖励的糖果,而一部分糖果又被孩子们赠送给嘉定区阳光天地里的特殊儿童。“很有成就感!”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这堂课既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又能献出爱心,特别有价值。
来源:《嘉定报》记者 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