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以来,位于南翔镇的上海极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里灯火通明,软件技术研发人员正在为9月上线的新款手游做最后的测试。今年1-7月,嘉定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处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49项,实现技术交易额28.74亿元,超去年全年总量,全区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
据介绍,技术合同交易额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类合同的成交额,直接反映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活跃态势。嘉定区自2015年5月被上海市确定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郊唯一重要承载区以来,经过3年努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科创集中度和显示度逐步显现。
从数据上看,全区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实现了22.87亿元的合同成交金额,占当期总成交金额的八成以上。而2015、2016年先进制造业技术合同交易金额为1.46亿元和1.5亿元,占全年总成交金额的14.28%和16.41%,2017年先进制造业技术合同交易金额达到10.1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54.7%。
仅奥托立夫(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上半年就交出了3项技术开发产品,交易额高达4亿多元。这些技术主要涉及针对中国市场的先进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安全带结构和汽车转向盘结构优化及创新功能的研究开发。
此外,游戏软件开发也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有6个项目交易额超过1500万元。上半年,仅上海极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的某款网页游戏项目,交易总额就达3000万元。
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大数据,充分反映了嘉定区在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中,聚焦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四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后,通过政策导向、项目扶持、产学研合作、平台资源共享、集群协同创新、氛围营造等举措,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
全区科技创新表现活跃的背后,体现的是嘉定创新高度、速度和浓度的提质增效。近年来,嘉定创新主体不断增量。“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我们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创新主体作为战略性引领力量,推动科技企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去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825家,总量全市排名第二,市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达到186家次,也是全市各区排名前列。今年以来,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6747件、4937件,增量居全市前列。
来源:《嘉定报》 记者 李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