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定区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16个重大产业项目、11个产业平台完成集中签约,形成总投资40亿元的项目矩阵,到上海工研院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完成温度传感器产品,累计出货220万颗——目前,已有300余家与科研院所相关的企业落户嘉定,年产值超100亿元。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动嘉定产业发展提质增速,知识溢出成为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近年来,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此,嘉定不断探索围绕创新链构建服务链,发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等服务。
由嘉定工业区管委会与上海光机所共同建设的上海光机所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有激光雷达项目、钛宝石项目及上海煜宸、上海镭慎、上海飞博等公司入驻。明星企业的扎堆入驻,就是得益于嘉定背靠诸多科研院所的强大科研支撑。
在新近开展的新能源汽车激光加工装备及工艺项目研究领域,科研团队正进行铝合金车身激光加工装备、汽车零部件激光加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激光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将推动激光加工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推广应用,为我国汽车及航空航天、机车、造船等领域提供科技支撑。
为改善民生服务,嘉定在产学研的基础上,针对“用”字下功夫。除了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和联影影像诊断中心,在嘉定,通过知识溢出造福百姓的项目越来越多。就在不久前,区中心医院听力室挂上了“临床声学联合实验室”的铭牌。陈友元作为实验室负责人,每周都会挤出3天时间,通过声波设备收集听力正常人和听力障碍者的研究样本。“每个样本的检测和收集,可能要花上2个小时,整个研究项目的样本收集大约需要半年时间。”陈友元说,“研究成果一旦用于临床,将改变现在临床常用的主观听力检测方式,以更客观的评价标准帮助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快速诊断听力受损情况,以及术后的效果评估。”
可别小瞧这个联合实验室,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站东海研究站和区中心医院合作设立、集“产—学—研—医—康”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可合作开展听力筛查与诊断、听觉感知与补偿、言语评估与康复、生物医学超声等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时共同培养兼具科研与临床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溢出。“这将有利于促进医疗声学学科领域的学科及产业化发展,推进‘健康与慢病管理’临床科研中心的探索建设,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优势资源。”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嘉定而言,打造自主创新产业化引领区是未来的主攻方向,而通过知识溢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正成为有别于全市其他5个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重要内容。
来源:《嘉定报》记者 李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