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的尿不湿,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没用过的尿不湿,肯定是干垃圾。尿湿了的尿不湿,应该是湿垃圾吧?”尽管小孩已经1岁,亲手扔掉的尿不湿也有上千片,家住嘉定新城(马陆镇)的付晓艺还是分不清尿不湿在穿戴前后的“属性”。
和付晓艺一样的妈妈不在少数。近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年轻妈妈,不少妈妈表示,孩子自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使用尿不湿,用完一般直接丢进垃圾桶,很少考虑尿不湿的干湿分类。事实上,和餐巾纸、厕所纸一样,使用后的尿不湿属于干垃圾,应该投放至干垃圾箱。“生活垃圾中包含有机物成分的废弃物是湿垃圾,并不是根据水分多少来区分,比如调味料、零食也算湿垃圾。”区环卫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由于尿不湿具有使用简单、用后即抛等诸多特点,成为现代社会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据不完全统计,平均一个婴幼儿需要耗费5000片尿不湿,以嘉定为例,2017年的新生人口为1.3万人,按照每人每年1500片(50g/片)尿不湿的用量计算,光每年废弃尿不湿的数量就达到975吨,如果再加上2-3岁婴儿纸尿裤用量,这一数字至少可达到3000吨。
记者了解到,虽然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升,但每天仍有大量的尿不湿和餐厨废物等湿垃圾一起,被送往垃圾分拣中心,由专职人员进行二次分拣,“未进行分类的尿不湿,如果跟餐厨垃圾混在一起,会导致含水量增加,不利于后期处理。”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在新成路街道沧海绿苑等小区,因为有志愿者专门指导居民进行初步分拣,居民均能按照要求,将尿不湿统一投放至干垃圾箱。“即使有人忘记,把尿不湿和水果皮混在一起,志愿者也会指导和监督我们在投放前进行分类。”居民刘翠说。
嘉定的尿不湿垃圾基本都进入江桥垃圾焚烧厂和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进行焚烧发电。除了焚烧处理,采访中,不少市民还给出了自己的设想。市民罗一枫建议,可以推广尿不湿粉碎器,将尿不湿粉碎成细小颗粒,然后经过化学方法净化处理。市民汤怀远则建议设立尿不湿回收加工厂。将尿不湿中的长纤维提取出来,用作可降解的植物花盆,“等技术成熟了,还可以考虑从尿不湿中提取甲烷,用作煤气或电力能源。”
尿不湿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新问题。要实现真正意义的低碳生活,对管理部门而言,需要加强废弃尿不湿的收集和高标准的无害化处理;对市民而言,必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做好尿不湿的投放分类工作,降低后期处理难度,提升处理利用效果。
来源:《嘉定报》记者 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