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华亭镇的应急取水口旁有一间平房,里面住着好几位“环境卫士”,河水由引水管进入检测仪器,24小时在线监测地表水的安全情况。这便是24小时无休工作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8月27日,记者从区环保部门获悉,全区目前已建成10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覆盖区内主干河流断面、水源保护区断面及部分主要河道,为全区整体水环境状况提供在线监测。
顶着高温冒着严寒,投掷设备、取水样、现场监测,同一地点一测就是3天……这是传统人工监测。未建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之前,嘉定只能依靠分布在全区的各个人工水质监测点来监控水质变化,人员紧张、样本不能反映全部水质状态的窘境一直存在。相比之下,水质自动监测具有及时、准确、便于统计分析等优势,一旦有指标出现异常就会自动报警。“在线监测上线后,水环境的预警作用将更加明显。”区环保监测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监测16项污染指标,另9个自动监测站可监测9-10项污染指标。监测因子包含了常规五参数、流量、总磷、氨氮、水中有机物、水中油等。连续几日同一监测点的总磷数值高可能是河水富营养了,而PH值低了,就要考虑是否有工业污水偷排。
蕰藻浜在嘉定辖区断面的进口和出口均安装有在线监测站点,监测数据每4小时更新一次。“24小时内,进水量为10吨,出水量为12吨。一旦氮含量出现数字异常或是PH值异常下降,我们就会在人工复检的基础上,将数据抄送区环保执法部门,并寻找污染源。”监测站工作人员说。从数据上看,本月蕰藻浜自西向东沿程水质呈恶化趋势(以综合污染指数计),但杨木路桥至嘉松北路桥断面水质有所改善,蕰藻浜出口水质较进口有所恶化,但好于去年同期。
今年1—8月,嘉定列入监测的18个地表水环境质量断面中综合评定11个达标,辖区内总体出水水质优于进水水质。从蒲华塘—新建一路桥和新泾—新建一路桥断面的监测数据来看,1—8月氨氮浓度均值分别为0.67毫克/升和0.46毫克/升,达到水质目标。这反映出,自去年以来,相关河道及河岸两侧经过整治后,水质情况有了改善。
未来3年,嘉定还将建设3座全新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地表水自动监测岸边站,对河流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河流水质水量同步连续监测,并全面评估主要河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来源:《嘉定报》记者 李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