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少输液不输液渐成共识

日期:2018年11月5日 07:04: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非感染性腹泻……很多常见病都不需要输液治疗。”在南翔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董蔚的脑海里,有一份“不输液清单”。近期,随着入秋后早晚温差变大,因发热感冒到南翔医院儿科就诊的患儿逐渐增加,“热度不高、精神好,口服药物观察两天,不用吊针”,这句话成了董蔚的“口头禅”。

2012年,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出台,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3级管理。绝大部分输液都会添加抗菌药物,但事实上,呼吸道疾病的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这时用抗生素百害而无一利。近年来,患者的观念正逐渐转变,少输液、不输液成为一种共识。以南翔医院为例,该院门诊量连年上升,儿科门诊量达12余万人次。“前几年,我们医院的输液病人占就诊病人的50%,儿科输液患者的比例更高。”董蔚介绍,目前,儿科输液患者的比例下降至20%以下,单次就诊费用下降30%。

病人特别是患儿输液比例的减少,离不开医院开展的合理用药相关宣传。和成人患者不同,儿童患者一旦发热生病,家长就会承受“煎熬”。不少家长觉得,打吊针好得快,孩子能少受点罪,就会选择打吊针。“实际上,抗菌药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董蔚表示,在诊间,对于要求输液的患儿家属,医生都会根据检验报告,向家属解释不需要补液的原因。“以前会遇到医生说不用输液就拍桌子瞪眼睛的家长,现在好多了,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而在董蔚看来,医生千百遍地解释,不如一次亲身经历:如果患儿不输液,而是经过7天左右的病程自然痊愈后,下次一旦孩子再发烧感冒,家长就不会急于给孩子输液了,整个就医观念都会慢慢发生变化。

除了诊间宣传,南翔医院还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制作宣传折页,向家长科普抗生素药物的危害。但董蔚认为,最为关键的还是有效的医疗手段。每到秋冬交替时节,一些哮喘患儿都会来医院就诊,要求输液治疗。“其实给哮喘病儿输液,并没有太大的疗效,很多时候,输液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目前,南翔医院已经开设儿童哮喘门诊,同时建立雾化吸入室,并推广到全区六个社区。“昨天,一个哮喘患儿来复诊,他妈妈告诉我,孩子经过雾化吸入方案的治疗,已经一年没复发了。这个孩子以前就是一喘就输液,结果抵抗力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董蔚说。据悉,南翔医院还在打造智能雾化室,建成后,所有数据将通过网络终端传送到市儿童医院。同时,随着儿联体建设的不断推进,南翔医院的儿科医生还将轮流去市儿童医院进修,将三甲医院更好的治疗理念和技术带回来。

来源:《嘉定报》记者 顾佳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