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伲的信访诉求有好几条,给的答复书就几百个字,根本没讲到点子上”;“机关朝南坐,答复书是不是在敷衍我伲?”……信访人对职能部门出具的《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不满意怎么办?按《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上一级行政单位提出复查。因此,创新信访复查机制,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嘉定区信访办先行先试,尝试引入专家组参与信访复查,取得了1+1>2的组合效应。日前,该创新机制——复查专家组参与信访复查的法治实践和机制创新,荣获第二届全国“法治信访进步奖”入围奖。
在信访复查阶段引入第三方力量,嘉定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相关尝试。区信访办副主任王文瑜坦言:“信访干部很难熟悉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仅靠他们来完成证据收集、案件分析等工作,存在难度。”自己的力量不够,那就需要借外力。2013-2014年,区信访办向区检察院借调办案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与信访复查工作,从实践效果来看,拥有法律专业背景的“老法师”发挥了积极作用。借力之举既然可行,能否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专业人员参与信访复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呢?
区信访办这一创新工作机制的想法得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区内有关职能部门推荐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员,为信访复查专家组及其工作机制的创立提供了条件。2016年6月,由33名律师、有关职能领域专家组成的复查专家组成立,下设建设交通、“三农”、房屋动拆迁及物业公房、律师等9个专家小组。每个信访复查案件均有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和第三方律师参与案件调查研究,通过访谈问询、研判会商、跟踪审查和跟进回访等四个步骤,规范有序推动信访复查。复查专家对本领域相关的行政程序、法定途径更熟悉,能够提供更专业的决策依据,第三方律师能发挥其法律专业优势,对涉及的法律政策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定性,提供专业性意见和法言法语,在此基础上出具的专家组审查报告专业性和权威性大大提高。
“办理一个信访复查案件,比打一个普通的官司还要难。”应朝阳律师是专家组成员之一,曾参与过多个信访复查案件,他把参与复查案件的过程分为4个步骤:听,与信访人及职能部门见面,了解情况,厘清事实;核,查阅案卷,调取相关法律条文;定,与其他专家开头脑风暴会,讨论分析案情;写,集中专家意见,汇总适用法规政策,出具审查报告。“很多信访复查案件都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倾听信访人的诉求,让信访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怎么做’,从法与情两个方面出发,让答复意见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张纸,也更能得到信访人的认同。”
专家组参与信访复查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之前答复意见“再审”的过程,他们可以建议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答复意见予以退回或撤销,倒逼责任单位不断规范信访办理工作;有些答复意见符合规范、政府部门工作并无明显不当,但矛盾仍有化解空间的,专家主动参与制定化解方案,从而避免产生新的问题。从责任部门的反馈看,2016年以来,责任单位对退回和撤销处理均未提出异议。
来源:《嘉定报》记者 顾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