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今年90多岁了,他追求了半个多世纪,75岁那年,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生的夙愿。我问他为什么那么执着?他说:‘因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能成大事!我一定要加入这么伟大的政党!’爷爷的话语很朴实,但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国能办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办好中国的大事,关键在党……”
台上,参赛者褚微婷说得动情;台下,观众们听得投入。这是11月29日,“嘉定好声音·讲理我来赛”2018年嘉定区理论宣讲“百姓名嘴”擂台赛决赛中的一幕。
“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石中军表示,嘉定一直在探索提高理论宣讲的质量,“经济领域在搞供给侧改革,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也需要一场供给侧改革。理论宣讲工作的供给侧改革,重在提高理论宣讲的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如果理论宣讲做到对口味、有趣味、能回味,就是一种有效供给。”
基于此,嘉定“试水”选拔“百姓名嘴”,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现、挖掘并培养基层理论宣讲生力军,更加深入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深入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擂台赛自10月中下旬启动后,立即吸引了各行各业500多名宣讲达人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最终12位思想过硬、表达力强、语言生动的“百姓名嘴”脱颖而出,现场开展比拼。
讲理论,说形势,摆事实……“名嘴”宣讲,不同凡响。来自安亭成校的杨凌在宣讲“文化自信”时,开场就聊起了近期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拍摄筷子视频的辱华事件,瞬间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筷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话音刚落,掌声不断。
“听了那么久,大家跟我做几节操吧。”在有着十多年宣讲经验的参赛者李峰看来,宣讲效果的好坏,关键是要快速与听众建立“链接”。几经推敲,他选择了将“做操”作为宣讲“绿色发展”的切入口:“保持身体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而绿色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绿色发展”顿时变得“触手可及”。
经过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的综合评判,最终,杨凌、褚微婷、李峰、许奕文、何昱微、陈夏青6位选手分获金、银、铜奖。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顾惠文为金奖获得者颁奖。
擂台赛毕,不少观众意犹未尽。“这样的宣讲很有意思,我们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观众朱顺不住夸赞。
为进一步发挥好百姓宣讲的独特优势,嘉定还出台了《百姓宣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按年度、分目标、有节奏地培养百名优秀宣讲员,建成百家基层宣讲示范点,开设百场理论热点微课,打造百堂群众欢迎的精品课。通过“四百工程”, 进一步提升基层宣讲队伍能力和水平,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普及。
来源:《嘉定报》 记者 孙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