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互联网+大数据”让建筑工地大变样

日期:2018年12月29日 08:58: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进场要刷脸,安全教育用VR,违章操作有“天眼”监控,复杂工序可模拟……日前,记者在位于嘉新公路上的嘉定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工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建筑施工领域,立足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工地已经大变样。

到了工地卷起袖子就干活?别急,刷脸认证了身份才能进!设置在工地入口的人脸识别系统,在工人刷脸后,将自动与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对上了才能进场。“一方面可以方便管理人员掌握工人在场情况,另外也能防止非法用工的出现。”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嘉定行政服务中心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刁腾达告诉记者。由于能够准确记录考勤信息,在工资结算时还能杜绝扯皮现象,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次进工地,还必须先关“黑屋子”。“请向前行走,捡起工具锤。”32岁的杨显金根据提示音向前一步,结果脚下的木板突然断裂,人也从高空重重摔下。12月18日,新入场的工人杨显金,在安全教育VR体验馆,接受了一场特别的安全培训,通过逼真的事故再现,让人体验生死边缘的状态和内心感受,从而引起工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读规章制度,看事故视频,签名点人头——这是传统安全教育的老三样,如今变为施工现场安全事故VR体验后,形式新颖了,工人们受到的感官冲击也大了,“这玩意儿太吓人了,以后干活儿还得按规定做。”杨显金心有余悸。目前,在嘉定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工地上,已有600位工人接受了VR安全教育体验。

施工中,仍然有工人因疏忽出现违章操作怎么办?不久前,一位工人在高空作业时没有戴安全帽,中国五冶集团总部监管人员在监控视频中发现后,马上把这一情况发送至嘉定行政服务中心项目部,项目部在对违章操作人员进行教育警告后,还处以了一定数额的罚款。“目前,工地安装有20多个摄像头,对重点部位进行远程监控。”刁腾达介绍,塔吊上方还设有两个可360度转动的高清摄像头,对工地进行全景监控。接下来,还有可能引进头盔式移动监控,由专人佩戴,在施工现场巡视时,总部监管人员可经由连接了监控设备的显示屏,实时监看现场作业情况,并随时对作业人员作出命令指示。

在刁腾达的手机上,装有一个二维码信息化平台,除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劳务系统外,还有一个BIM管理系统。点开系统可以发现,工程有关的各种信息都被整合在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以前,因为水、电、通风、消防系统等是由不同的设计师来画管线,所以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线碰撞的情况,应用BIM技术后,可提前发现管线碰撞点,在施工前修改方案,减少了可能发生的施工难题和材料浪费。”刁腾达说。

来源:《嘉定报》记者 王丽慧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