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车位,居民天天吵,110夜夜来——曾经,这就是迎园三坊的真实写照。小区原来的停车位不到70个,常住居民却有476户,居民回来晚了停不到车,一言不合就要吵。
要想解决停车难题,必须增加停车位。然而,小区没有闲置空地,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增加停车位,只能跟绿化要空间。
“小区里相当一部分绿化是原来居民自己种植的,由于没有维修资金,缺乏养护等原因,绿化杂乱无章,枯死很多。”迎园三坊居委副主任程熙介绍。去年5月,在新成路街道全额拨款支持的情况下,小区将散乱的绿化进行整合归拢,并聘请专业团队移栽新品种、设计新造型,保证每一幢楼下都有绿化,而且一楼一景,景景不同,再加以专业的养护。“现在的绿化‘小而精’,小区环境比原来更好了。”居民张阿姨拍手称赞。
改造后,停车位从不到70个,增加到160个,小区的支干道路,也从原来的2米拓宽到了5米。车位增加了,道路拓宽了,居民的心胸也跟着宽广起来:很少有人再因为停车争吵了,对小区的管理工作也开始主动支持,“原来476户人家有300多户拒缴物业费,现在90%的居民都按时交上了物业费,小区的管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吴秋妹告诉记者。
停车位的增加,让家住6号楼的赵志娟阿姨尤为高兴:“以前女儿来家里吃顿饭,兜几圈找不到停车位,有时干脆就不来了。现在停车方便了,女儿一家来吃饭的次数都多起来啦!”小区又把沿斜泾河的步道一并进行了改造,吃好饭,一家人沿着步道散散步,“不要太适意哟。”
和迎园三坊一样,新成三四坊的停车位改造,也是跟绿化要空间。改造后,小区停车位从原来的156个增加到470个。“改造时,我们尽量保留大树,保证了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后期又把靠近斜泾河边的一块约60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利用起来,种上草皮、灌木和乔木,尽量补足原来的绿化面积。”如今,这处沿河小公园已成为小区居民的“秘密花园”,因为这里春有紫荆冬有山茶,秋风乍起可闻桂花。
在小区范围内辗转腾挪找地方是个办法,可螺狮壳里的空间毕竟有限。因此,新成路街道与区园林所、区体育局等部门协商,在下班时间停车位向附近居民开放。去年,街道又与区机管局协议,在塔城东路400号租借了一块空地作停车场,可以为钜凯馨苑、嘉星小区、塔城路365弄等附近小区居民提供222个停车位。
来源:《嘉定报》记者 王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