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菊园新区在19个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效果显著。但也遇到瓶颈,每个小区都会有“租客”和“二手房新买家”这两个群体。租客多、流动性较大,对租住人员投放行为的管理缺乏有力抓手;二手房交易后,新买家未将有关信息告知居委和物业,信息缺失给入户宣传增加了难度。如何解决这两大难题?
要管好“租客”和“二手房新买家”,房地产经纪企业义不容辞。3月22日,菊园新区房地产经纪企业绿色联盟应运而生,由辖区14家房地产经纪企业组成,对租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与引导监督。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出席联盟成立大会。
联盟成立后,房地产经纪企业将以“合同条款”和“承诺书”为两大抓手,一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线下租赁合同,增加补充条款“房屋租赁期间,房屋承租人应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积极参与绿色生活行动,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并遵守小区《管理规约》等相关规定,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该房屋所在居委会若多次向房屋出租人反映房屋承租人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并附相关依据的,房屋出租人应责令房屋承租人整改,未整改的可酌情扣减房屋押金”,让房屋出租托管与垃圾分类工作无缝衔接。二是与租客、二手房新买家签订“承诺书”,增强租客、二手房新买家的分类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活动当天,合景叠翠峰小区的房东仓文与租户张欣,签订了辖区第一张含有垃圾分类条款的租赁合同。一开始,张欣对新增的补充条款和承诺书表示不理解,但听了君都房地产经纪事务所经理顾宏春的详细解释后,她欣然接受了新的补充条款,“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应该做的。”她表示,回去后一定向身边人宣传好垃圾分类,以身作则。
当天,由辖区部分房地产经纪企业房管家和社区青年骨干组成的“绿翼”青年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成立,针对出租房屋,定期开展入户宣传和分类指导活动,让租客真正搞懂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菊园新区垃圾分类原创节目巡演活动启动,由辖区百姓结合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文艺节目,将以送演出、送剧本等形式走进辖区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做好垃圾分类“软引导”。
除此之外,菊园新区在去年底还成立了“平城路党建分中心物业联盟”,近期又相继成立胜竹路党建分中心等三个物业联盟。“物业企业同样是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责任方。”菊园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物业联盟”梳理出9大行动任务清单,包括规范垃圾分类操作流程等,联盟中的物业企业还会把关于垃圾分类的条款写入物业服务合同,并与相关居委、业委会合力制定垃圾分类的“一小区一方案”,因地制宜破解难题。目前,对于即将交付的大成名庭三期小区,物业联盟已提前介入,与开发商沟通协调,让开发商提前造好垃圾房,确保业主入住后的环境规范有序。
来源:《嘉定报》记者 刘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