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嘉定今年将选任219名人民陪审员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9年4月2日 08:43: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12个普通人组成的陪审团,审理了一起“铁证如山”的谋杀案……铁杆影迷们恐怕对电影《十二怒汉》不会陌生。其实,在我国也有陪审员制度。近日,区司法局、区人民法院和公安嘉定分局共同发布了嘉定区人民陪审员选任公告。据悉,今年嘉定共计将选任219名人民陪审员。其中,通过随机抽选方式选任人民陪审员的名额不低于175名;通过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方式选任的名额不超过44名。

“从法律角度来说,人民陪审员享受着和法官一样的权利。”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梁军告诉记者,在庭审前,人民陪审员可与法官共同阅览案卷、熟悉案情;庭审中,人民陪审员能与法官共同参与案件审理;合议时,陪审员还可以发表陪审意见。“人民陪审员参加三人合议庭审理案件,在审理中所拥有的发表观点的权利同审判长是一样的。”另据《人民陪审员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若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则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陪审员权利广泛,但并非人人都能做人民陪审员。记者注意到,法律明确除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监察委以及公检法系统的工作人员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以外,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也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

为什么要选任没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梁军直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意义恰恰就在于让不懂法的人运用朴素的正义观来对事件加以判断,用老百姓的是非曲直来审视整个案件。同时,该制度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打破职业司法人员对司法活动的垄断,“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背景的人民陪审员,还能够为庭审注入一些‘专业’和‘温情’的力量。”

退休教师邵美华还有另一个身份——嘉定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多次参与案件审理活动的经历,已经让她习惯了身份上的转变。“是否有人指使?”“是否在替领导背锅?”……在参与一起贪污案的庭审中,邵美华多次向被告人发问,“在贪污案件的审理中,个人行为和合伙行为的量刑是不一样的,作为人民陪审员,我们要为每一个案件负责,更要为每一位当事人负责。”邵美华说。

在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队伍中,既有邵美华这样的教师,也有一些来自金融、医疗等行业,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士,他们往往能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打开案件的突破口。“法官也不可能对各行各业样样精通。”梁军举例说,在一些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有医学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对这类案件的把握会比法官更加全面更加专业,这时候依靠人民陪审员的专业力量能够让法官更快抓住案件争议点,定纷止争。

此外,在人民陪审员队伍中,还有一些基层经验丰富的“老娘舅”。这类陪审人员对离婚案件显得格外擅长,他们往往能够迅速抓住夫妻矛盾的症结所在,而且,在一些当事人看来,他们的身份比法官更有“亲和力”,实践中不少离婚纠纷都在人民陪审员的参与下顺利调解。

来源:《嘉定报》记者 唐敏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