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头脑风暴正在“席卷”全区:被污染的塑料袋清洗干净后,是不是可回收垃圾?过期化妆品属于哪类垃圾?螃蟹壳、贝壳该扔进哪个垃圾桶?……这些极具迷惑性的问题正是来自知识比赛现场。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嘉定在全区范围开展垃圾分类“我来赛”知识竞赛,从基层单位向区级机关辐射并层层开展活动,以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不仅要拼准确度,也要拼速度,在3月15日嘉定工业区举办的垃圾分类竞赛现场,来自“伟强环保”的职工成伟仅用40秒,就以全部正确的成绩完成了20道题的判断。嘉定工业区是最早开展竞赛的首批街镇之一,当天,从各个社区和单位筛选出的60名佼佼者参与了这场比赛。参赛者需经历手机题库初试、必答、抢答、风采展示、加分题等五个环节,最终,通过答题积分、大众评委现场打分2种方式,选出获胜者。观众李侃侃说,比赛形式有趣、内容丰富,许多模糊不清的概念,通过这次比赛让他搞清楚了。
今年7月1日起,上海将正式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法规,不少市民还存在对分类常识不清晰的情况,甚至有人还抱着畏难和反感的情绪。如何进一步加大社会动员力度,掀起垃圾分类新一轮高潮?对此,嘉定相关职能部门达成共识,要让宣传入“脑”,让百姓“关注”,其中,举办知识竞赛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可或缺。据了解,在3月底之前,每个街镇通过层层比赛,选出一名冠军选手,参加将于4月举办的区级比赛。
在知识竞赛开展前,区委宣传部专门为此汇编了400多道知识竞赛题。这套题库结合了《条例》最新的内容和要求,划重点、提干货,把事关百姓生产生活的条款进行重点剖析,所提炼的知识点涵盖了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科普教育、生活常识等各个领域,并将此下发给在校学生、机关干部、在职党员、企业员工、居民家庭、来沪人员等群体。同时,嘉定还与上海电视台合作,拍摄和播出比赛过程,推广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企业职工吴亮拿到这套题库后,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做了一个测试,出乎他意料的是,虽然自己已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因为生活中的垃圾种类繁多,要做到全部分类正确,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学习,他发现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非常丰富,深入研究“为什么”“怎么分”“如何利用”,都十分有趣。“我会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身边人,与他们一起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理念。”吴亮说。
据了解,各街镇举办的知识竞赛面向的人群也各有侧重,嘉定工业区主要面对企业白领,菊园新区重点面向居民,南翔镇则开展了餐饮行业专场,安亭镇利用地理优势吸引了江苏花桥的居民参赛。
来源:《嘉定报》记者 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