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很多党员和党组织也开始将这种学习模式移植到政治理论学习中来,想方设法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我们需要的是热爱,不是兴趣。
兴趣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作为情绪,兴趣只是浅层次的心理表现,常常受制于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的影响,有典型的不稳定性和短暂性,学习主体经常会“移情别恋”或“转移视线”。如果遇到学习上的阻力或者困难,兴趣更易变得脆弱、不堪一击。而热爱,是一种程度更深的喜爱,是重大的责任,是崇高的使命,扎根于内在最核心的部分,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不轻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因此,唯有热爱,才是我们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的不竭动力,才是我们滚石上山、逆水行舟的力量源泉。
用兴趣引导政治理论学习,反而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我们经常在理论培训中听人说某个老师讲得很生动,很有意思,引起大家听课的兴趣。然后呢,学习还是照旧,习惯还是照样,一堂课的兴趣并没有引发什么学习上的量变,更何况质变。由于过度专注于兴趣,会产生“外源性抑制”,让人把学习的手段当成学习的目的,最后大家只是关注各种花里胡哨的学习手段,而不会去关注形式背后的内容,一旦理论学习手段缺乏新意,引不起兴趣,就会彻底失去学习的动力,这显然完全背离了政治理论学习的初衷。
我们为什么要热爱政治理论学习?因为,政治理论包含的是政治责任、公正大道,是治国理念、民族大义,内容或许有点抽象深奥甚至枯燥无味,可能不会引起多数人的兴趣,可是正因如此,更需要我们怀着热爱,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学习,关注政治理论背后的价值担当和真理品格,而不是某种使人感兴趣的可读性。唯有如此,才能将政治理论学深学透,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作为一名党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是党章规定的基本义务,热爱政治理论学习,是我们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的表现。如果一个党员对理论学习不热衷不积极,那还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政治理论学习中,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热爱了,就会逐渐发现其中的乐趣,就会收获学懂一个观点、掌握一种理论、理解一个思想的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将比兴趣得来的喜好更为深沉,更为持久。
来源:《嘉定报》通讯员 吴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