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龟都生蛋了,怎么我家的一点动静也没有?”“去年生了87枚蛋,怎么今年才一半都不到?”……五六月是观赏龟集中产蛋的季节,也是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最忙碌的季节。他们几乎天天在各个养殖户之间奔波。每到一户,他们都要仔细察看各类观赏龟的健康状况,并根据不同状况开出“药方”。
“程老师你来啦。”6月6日,华亭镇毛桥村的养殖户陈志彪一见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程熙,便热情地迎了上去。陈志彪一边在自家后院的龟池里掏龟蛋,把沙子翻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所遗漏;一边迫不及待地向程熙介绍起他的“收成”:“今早挖了86枚鳄龟蛋、5枚剃刀龟蛋、8枚石龟蛋……”陈志彪笑着告诉记者,去年他光靠出售各类观赏龟苗就赚了25000多元,“技术上有什么疑问,他们都会细心解答。”
“如果改用大塑料箱作龟池,里面的布置还是和原来一样吗?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这回叫程熙来,陈志彪是想给自家的观赏龟“挪窝”。原来,陈志彪把水泥龟池砌在了自家宅院的北侧,长时间日照不充分,导致观赏龟出现了产蛋时间较晚、产蛋数量不高等状况,影响了老陈的收入。在得到了程熙的指导后,陈志彪准备在适当时候把观赏龟的窝挪到二楼晒台上饲养。
据悉,嘉定的观赏龟庭院养殖历史可追溯到2007年。当时,鳄龟庭院养殖在华亭地区颇为流行,甚至农村婚丧嫁娶宴席上也有鳄龟菜肴频频“上台面”。“当时一只鳄龟苗能卖到120元,不少人都抢着要养鳄龟。”陈志彪回忆。时隔多年,程熙还记得当时的一桩趣事,“有养殖户急吼吼打电话来问怎么别人家的龟都生蛋了,他家的却一点动静也没有?”然而,当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翻开该养殖户家龟池里的沙子时,数十枚龟蛋却整整齐齐地“躺”在其中。
养殖户缺技术就送技术上门,没销售渠道就统购统销,这样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龟蛋出苗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会安排回收,并联系商贩统一出售,卖货的钱则直接打到养殖户的银行账户内。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还会提供详细的销售明细给养殖户,工作人员黄哲峰坦言:“观赏龟价格是波动的,今天卖60元,明天可能58元,养殖户的每一笔账我们都记得飒飒清。”
近两年,因鳄龟苗交易市场萎缩,鳄龟苗的价格发生“断崖式”下跌,去年仅售每只7元,普通鳄龟养殖户一年的龟苗收益不足千元。为此,2016年起,在不影响鳄龟养殖的情况下,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剃刀龟、巨头龟和日本石龟三个品种,2018年又引进了果核龟等品种来丰富观赏龟庭院养殖品种,从龟池设计、种龟引进、种龟驯养到龟卵孵化装置、病害防治以及龟苗出售,形成了完整的服务链和富有成效的技术指导。“我们还为养殖户免费提供龟饲料,确保养殖户的钱袋子增收。毫不夸张地说,即使鳄龟从每只120元跌至现在的7元,养殖户还是有盈利的。”
来源:《嘉定报》记者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