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买汰烧”的嘉定人都知道,若是要给嘉定老城的众多菜场排个序,裕民路集贸市场绝对名列前茅,但许多“买汰烧”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毗邻裕民路菜场的庆阳社区内,还藏着个热闹的“小菜场”。开张近十年,这里的菜“日日售罄”,近几年,互联网点餐“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兴起,这个“小菜场”也没有落伍的意思。6月13日,记者来到庆阳社区,正巧遇上外出送菜的“菜场老板”费玉琴。
“菜来了!”顶着蒙蒙细雨,费玉琴敲开了朱清玉阿姨家的大门,一边递上了自己代购来的黄瓜、茭白和番茄,一边告诉记者:“伊已经82岁了,本来腿脚就不方便,今天赶上又下雨,是一定要送货上门的。”送完菜,记者跟随费玉琴一起回到家,只见不少阿姨已围坐在费阿姨家门口等候,地上摆放着一袋袋种类丰富的蔬菜。金阿姨眼睛“清爽”,负责记账,袁阿姨负责“分货”,费阿姨负责称重……阿姨们分工明确,不一会儿,一袋袋蔬菜便“销售”一空。
说是销售,实际上,费阿姨分文不挣。“她的菜都是从胜辛路菜场批来的,因为买的量大,又是熟客,价格非常实惠,要比门口的裕民路菜场便宜两到三成。”正在选菜的居民金雪英告诉记者。除了蔬菜,费阿姨还经常帮周围的其他阿姨代购较重的米、油等,价格也都非常实惠。一说起费阿姨这座“小菜场”,小区里的阿姨们都非常感动:“她都帮我带了十年菜了,真的非常感谢她。”邻居袁美英说。
这座“小菜场”,是怎么来的?费阿姨回忆,有一天早上,她买菜回来,遇见了隔壁的袁阿姨,袁阿姨看见费阿姨手里的菠菜蛮新鲜的,就问是在哪里买的。碰巧,费阿姨多买了些,于是就硬塞给了袁阿姨一包菠菜。回到家后,费阿姨突然想起来:袁阿姨和老爱人两人独住,老爱人前年心肌梗塞,一直瘫痪在床,一刻也离不了袁阿姨,所以袁阿姨平时买菜也很难抽出时间。于是,费阿姨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在每天自己买菜的时候顺便帮袁阿姨也带点呢?于是第二天开始,费阿姨就帮袁阿姨带菜。她们两家都住底楼,也都是退休在家的老人,为了有个照应,平时都敞开着大门。费阿姨买好菜回来,就直接到袁阿姨家里,拉她来门口分小菜。开始邻居们感觉好奇,渐渐地也开始叫她帮忙带菜了。楼上的朱阿姨腰上长了骨刺,行动不方便;刚搬过来的汇阿姨不熟悉周边环境……各家都有各家的不便之处,费阿姨是个热心人,就干脆给大家都捎带上一份菜。
分完菜,费阿姨又急急忙忙地出发了。这次,她来到南苑小学,将二年级的小学生佟浩然接回了自己的家。费玉琴告诉记者,佟浩然父母为双职工,平时下班没空接孩子,于是,费阿姨便做起了“干奶奶”,接孩子放学。这一接,便是四年。除此以外,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小区环境整治、路口执勤……费玉琴一样都没落下。去年,她还入围了“中国好人榜”。虽然年近七旬,去年还做了心脏手术,费玉琴仍一刻也停不下来,“小家要弄好,小区的大家庭也要弄好,能为大家做点事我也觉得开心。”费玉琴说。
来源:《嘉定报》记者 秦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