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头条 >> 正文

还在担心结冰打滑?嘉定这些道路有了“神经元”

日期:2021年1月9日 20:58:4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自2020年正式启用以来,嘉定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已基本实现了城市运行的“一网统管”,而这一“智慧大脑”还在不断完善升级。

为应对雨雪冰冻天气,昨天起,区城运中心开始在“一网统管”系统中加装道路结冰感知模块,进一步提升突发情况的处置效率和水平。

微信图片_20210109165340.jpg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位于安亭镇的于田路大桥时,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施工作业。钻孔、安装、绑扎、调试,很快,桥面的低洼处就多了一个巴掌大的灰色盒子。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潘中豪介绍,盒子的全称是“路面结冰预警传感终端”,由传感器和感知单元组成,通过温度感知和结冰感知两个探头,可以对桥面的温度和结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微信图片_20210109165343.jpg

“温度感知设备设定了阈值,当路面温度趋近于0℃时,就会发出预警。”潘中豪介绍,结冰探头有两个探针,一个用来监测冰,一个用来监测水,通过判断冰与水之间的电阻,从而判别是否结冰,“探测到结冰后,就会将信息立即发送至城运平台。”

微信图片_20210109165345.jpg

据了解,首批试点将安装5台设备,分布在于田路大桥、嘉松北路地道、昌吉东路大桥3处桥面上。这些地段普遍存在桥面跨度大、坡长、易积水结冰的情况,特别是于田路大桥,作为跨沪苏通铁路的涉铁大桥,不仅平时车流量大,也是上汽大众运输车辆的必经通道,对路面的通行安全要求较高。

为了加强探测精度,技术人员选取了历年易结冰点位,在点位中又选取了凹陷的部位。“这样便于快速判断路面是否结冰。”潘中豪介绍道。

微信图片_20210109165347.jpg

在区城运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抓紧对传回的信号进行调试。嘉定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李坚表示,目前全区共建设了约2.2万个物联感知设备。

微信图片_20210109165349.jpg

“物联感知相当于城市的神经元。设备越多,我们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就更迅速,从而更好地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李坚表示。

微信图片_20200702173056.jpg

文字:张健,视频:孙雨豪,编辑:卢泽斌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