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昆太科博会”等15个合作项目备忘签约

日期:2018年6月4日 10:05: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为打造协同创新核心圈,嘉定、昆山、太仓已就15个合作项目进行备忘签约。

举办嘉昆太科技博览会。每年开幕式设在嘉定区,并设嘉定区、昆山市、太仓市三个科技博览会会场。2018年暂定为9月举办,2019年起暂定于每年“上海科技节”期间举办(5月中旬左右)。

建立嘉昆太产业链创新联盟。构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创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大力支持嘉昆太产业链创新联盟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扩散的机制;定期合作举办嘉昆太汽车产业论坛。

建立嘉昆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共享机制。共同推动三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实现嘉定、昆山、太仓三地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互通和科技创新券通用,三方不定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的政策培训和推广活动。

设立嘉昆太科创产业园。产业园由一个核心园、若干个拓展园组成。核心园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核心园拓展园由嘉定张江园、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多个高新技术园区组成。

启动编制嘉昆太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全面对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要求,打破区域思维局限,以更高的视野和大局思维,合理规划布局三地产业,避免无序竞争,造成产业同构化。

建立嘉昆太企业诚信圈建设机制。大力支持嘉昆太三地各类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发展,提供落户企业核查必要的信用数据支持;组织开展三地联动执法;积极受理、及时处理消费者异地申(投)诉纠纷,健全完善消费安全预警机制、消费争议异地救济等制度;加强三地企业主体信息数据共享、列异数据的推送等,探索建立“制度+保护+诚信”的打击侵权假冒治理模式;三地互通辖区范围内的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息、吊照企业信息。

启动道路对接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快嘉昆太区域路网建设,先期启动嘉定区城北路与太仓市岳鹿公路对接建设工程;加强区域沟通,加快实现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无缝对接;探索嘉昆太交通执法一体化监管,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建立职业教育院校、职教集团联动机制。构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立院校联动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校企合作专业组;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响应机制。

联合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建立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立科、教、研协作平台;建立联合公共卫生体系。

建立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培育联动机制及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联盟。建立嘉昆太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联盟;搭建高技能人才资源合作共享平台;建立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工作机制。

打造嘉昆太精品文化旅游目的地。适时推出“定制化”的宣传口号和主题形象,策划制作嘉昆太旅游宣传地图;开发一批内容丰富的“特色精品旅游产品”;以三地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建设为契机,辟出嘉昆太专栏,相互展示旅游宣传资料,推广代售三地旅游景区门票、旅游联票,开辟“嘉昆太”旅游专线。

共建浏河生态走廊工作机制。对浏河沿岸进行综合整治,各自负责区域内的沿河绿色廊道建设,沟通协作,打造风格统一、景色多样、环境优美的浏河生态走廊。

建立“长安”嘉昆太建设共享联动机制。健全社会稳定形势联合分析研判机制,深化治安巡逻防控、武装应急处突、群防群治守护三张网建设,探索基层平安共治机制,加强“雪亮工程”共享共用和道口查控协作。

建立“智慧公安”协同机制。实现口岸查控协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加强交界区域巡防联控和办案协作;建立情报信息联席会议和互换机制;加强重点人员动态互通和协同管控;探索突发事件协同指挥和联勤联动。

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建工作机制。政治建设同向,共享初心教育资源内容;支部建设同标,发挥创新提质示范效应;队伍建设同力,放大头雁引领效应;组织生活同频,打造分层覆盖联动机制;益邻服务同诺,打造党建引领创新圈。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