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十四大从加强思想引领、开展群团改革试点、聚焦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强化维权主业主责等十一个方面,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会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从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发展责任、历史责任四个维度出发,明确了新时代上海工会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目标要求,为今后五年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后五年,嘉定工会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海工会十四大精神,根据上海工会十四大提出的“搭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平台”要求,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我们将主动作为,推动建立有利于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激励产业工人投身地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先锋队作用。
主动融入构建上下联动格局
主动沟通协调,推动形成各方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我们将在市总和区委的领导下,主动沟通协调,推动形成党委领导、齐抓共管、组织有序、推进有力的良好工作氛围和格局。
一是融入党政工作大局,推动公共服务向产业工人覆盖。我们以专题调研为契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公共服务向产业工人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在住房、交通等六个方面出台了具体措施。二是融入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工人能力素质。我们着力将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融入全区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大局中去,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产业政策联动,形成整体合力。三是融入党群工作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工人能力。我们主动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融入党群工作创新中去,统筹基层党群资源,在产业园区等产业工人集聚地建立联系服务产业工人的党群工作阵地。
主动担当提升工会组织号召力
主动担当作为,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自身作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既要能“做大事”,推动党政部门协同推进改革;又要会“做小事”,立足工会特点和优势,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一是组织职工,不断扩大产业工人工会工作覆盖面。一方面,根据职业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稳步推进行业工会建设。另一方面,在真新街道等专业市场集聚的地区试点开展市场工会等区域性工会建设改革工作。二是引导职工,发挥产业工人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挖掘与宣传“嘉定工匠”,积极推荐申报“上海工匠”,试点开展“匠心筑梦”等系列活动。聚焦精准医疗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支撑。三是维护职工,切实保障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完善工会与法院、人社、司法“四方合作”机制和工会系统内部“四位一体”维权体系,依托劳资矛盾网络预警平台,及时发现和调处劳资矛盾。增强各类集体合同的实效,督促企业开展“要约行动”,修改完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建立产业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主动贯彻确保改革落地生根
主动贯彻落实,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真正落地,需要直面问题瓶颈、切实掌握产业工人需求并持续加以推进。
一要坚持基层导向,建立健全联系产业工人长效机制。我们将把改革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活动结合,建立联系产业工人的长效机制,把握产业工人所需所急所盼。了解产业工人共性需求,从产业工人的意愿和要求出发去想问题、定决策、出措施。二要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完善服务产业工人工作网络。要以产业工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和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服务功能和类别。我们将在部分产业园区试点将公共服务接入园区群团服务站,把公共服务零距离推送到产业工人身边。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建立改革工作督促检查机制。改革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我们将推动建立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力争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纳入区委专项督查范畴,及时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