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做人踏实做事

日期:2019年1月1日 09:05: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厚道做人踏实做事

    “厚道做人,踏实做事。”这是嘉定二中的校训,也是师生共同铸就的精神文化。周凤林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八个字。

    周凤林,是有着15年班主任和教导主任、12年副校长、12年校长经历的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厚道”是他的立身之本,“踏实”是他的处事准则。他把最动听的语言给了学生,把最热情的关怀给了青年教师,把最真诚的思虑给了每一所他工作过的学校。他把自己的教育智慧播毫无保留地撒给了学生和青年教师们。

    心系学生,教学生学会做人

    在嘉定二中,高一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见到周凤林校长,听他讲人生“第一课”——《公民道德修身课》。

    一校之长,且教物理出身的周凤林,缘何对上“公民道德修身课”情有独钟?他在与高中生亲密接触中,深感“学会做人”的教育价值、办学意义以及人生导向,“高中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根本,以学会做人为基础,在高中生身上注入正能量”,这就是周凤林开设这门课的“初心”。

    2007年,《公民道德修身课程》正式开设。2011年,《公民道德修身课程》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周凤林成为上这门课的“第一人”:每周5节,雷打不动,教了11年。“教这门课,让我更了解学生,更感悟教育,更用心办学”。而每年收到学生写的体会文章和日后的感触心得,成为他最大的回报。如今,校本教材《公民道德修身课程》已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十部委联合推介为“百种优秀思想道德读物”。

    情牵教师,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007年,周凤林来到嘉定二中担任校长兼书记,此时的学校师资青黄不接:青年教师和临退休教师多,中坚师资薄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周凤林认定学校的发展首先在于教师的发展,他坚持每周进班级听课,并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写周记,仔细阅读并批阅。他自己一年听了180多节课,由此摸清了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

    周凤林精准定位青年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性地提出在青年教师中实施“青蓝计划”。他聘请上海市各学科的重量级大咖担当导师,提出用三年时间让青年教师上三个台阶:第一年形成有功底的教学,第二年形成有思维的教学,第三年形成有研究的教学。自此,嘉定二中青年教师的成长驶入快车道,而他的头上又多了一些白发。

    “青蓝计划”后,青年教师们企盼有更广阔的平台提升自己。之后,周凤林又在学校推出“地平线计划”和“阿基米德计划”。2007年以来,学校教师有23人次在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有8人次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部级优课,10年间有9名干部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

    文化立校,让学校成为师生的乐园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周凤林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他在传承与创新中凝炼“文化立校,格物修身”办学理念;他费尽心力建设科技人文创新实验室,使嘉定二中逐渐形成了“人文融合的科技教育”办学特色。

    学校紧追“人文融合的科技教育”这个时代命题,勇于实践,探索破解“传统与创新”“专攻与博涉”等难题,“深化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

    无论是校园里的亭台楼阁、诗情画意,花香与书香结合的校园文化底蕴,还是“傅科摆”“机械钟表原理仪”“时间广场?日晷”“科技挂壁实验廊”“风光互补发电机”“李园生态园”等八大科技景观和“近知山”“仰高亭”“兴贤亭”“育才亭”镌刻《论语》励志楹联的“不言廊”的八大人文景观,这些育人场所的相继建立,都彰显了周凤林在“文化立校”办学之路上的创新与匠心。

来源:《文汇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