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传递 强校先行

日期:2019年1月19日 16:48: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日前,以“智慧传递 强校先行”为主题的嘉定区初中校长研修共同体现场会第一站在金鹤中学开启,分享、反馈有价值的教改经验,为嘉定教育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传递力量,打造强大的教育精神,共筑教育品质的高峰。区教育局局长姚伟,江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钱伟勤,区教育局副局长祝郁,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班全体成员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活动由四个篇章组成。在第一篇章"变革·共进"环节,研修共同体成员分为四组,观摩了八场课堂教学展示、学科论坛交流。在第二篇章“交流·共享”环节,每组成员围绕要点进行了充分的互动研讨。在第三篇章“拓新·共筑”环节,金鹤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红作主题汇报《行走在“自教育”的路上》,对学校进行了SWOT分析,并站在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校园文化和师资队伍建设;副校长李莎、王春梅以《六自教育 成就教师 发展学生》、《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为题,分别作德育、教学工作汇报;七位教师代表围绕“品质·砺新·图强”三个关键词开展微论坛,聚焦中考改革,共话教研组建设。

在第四篇章“指南·启智”环节,共同体的四位组长在汇报交流时表示,课堂有厚度,认为教师的改变促进了学生的改变;课堂有思辨的声音,呈现了真实性学习。孟庆兰从品质、图强、智慧三个角度,肯定了文科研修活动的力度、高度、深度。罗松认为在理科研修活动中,实干型的教师队伍和主题式的教研活动实现了有效教学。路光远认为,这一活动传递出了做实校本研修,实施分层教学的信息,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施有设计的管理,行有设计的教学,办有设计的学校。

姚伟在讲话中强调,加强初中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持续优化教育生态的需要、是适应深化中考改革的需要。各初中校要积极对标区域发展目标,挖掘整合资源,合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同时要求各校长要关注2019年工作安排,制定计划,动态调整;要将“智慧传递”进一步传递到师生;要总结、梳理、推广研修的经验。

金鹤中学充分认识全市加强初中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抓好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以下任务推进学校改进计划: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融入学区建设,聚焦中考新政,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强化保障机制。以期精准发力,拉长板、补短板,以改进促提升,以提升促辐射。

坚持以“文化铸魂”为指导思想,大力挖掘校园文化内在潜力,逐步打造人文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的新优质项目学校。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愿景,围绕“自教育”哲学,以活动文化强能,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品质;以课程文化启智,学生逐步形成勤奋好学、独立自强的优秀品质。以廉洁文化立身,培养守规自律品质;以书香文化润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品质;以环境文化育人,培养学生成长自助品质;以志愿文化立德,培养学生成就自足品质。

优化教师培训模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在传承本校青年教师培养特色的基础上,以“工作室”为载体,通过托管学校的指导、外聘专家的引领和校内同伴的互助,打造具有“六自”意识的高品质、梯队化的教师队伍。以“分层培训”促进教师层级提高。基于青年教师比例高达80%的现状,学校在分层培训中做到“抓两头强中间”。职初教师培养重规范;青年教师培养重实践;骨干教师培养重引领。以“分类指导”促进教师纵深发展。重点围绕“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科研能力”三个维度开展分类培训,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深化德育工作内涵,提升学生成长品质:坚持“以德立校、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化学生的行规教育,以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口,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三位一体,德育目标层级化:制定学校德育工作总目标和各年级分目标,建构清晰完整的、逐层上升的目标逻辑链。理念整合,德育工作课程化: 成功申报区级重点课题《“支点式”德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实现“处处是德育,时时皆德育”的追求。动静相宜,德育工作特色化:在幸福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重点设计了两种风格不同的德育主题活动:“阳光乐园”、“德育四节”。抓实细节,行规教育常态化:抓住五个“一”,即“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天”、“开学第一周”、“开学第一月”、“每日一点评”,同时以“幸福存折”为抓手,约束全体学生遵规守纪,挖掘资源,家庭教育丰富化:不断挖掘家长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家长进学校”活动,使家长和学校形成有效合力,关注学生,心理教育体验化:围绕区级青年课题《以校园心理剧为载体培养初中生情绪调控能力的策略研究》开展心理活动。

细化课程建设体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自教育”理念引领下,完善“金鹤彩”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深化课程内涵。研究中考改革新政,落实绿色指标,实现教学转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完善“金鹤彩”课程体系:初步拟定为三大子课程:“支点”课程、“共生”课程、“触点”课程。着力加强中考改革与绿色指标策略化研究:以“鹤雅”经典诵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以教育信息融合优化教育教学实施、以Studio文化培育优智课堂DNA。持续深化科创+课程校本化实践:开发与学生思维发展相契合,由普及到专精,由专精到深化的跨年级、跨学科的科创学习课程包,能够涵盖学生整个初中的学习过程,始终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助力。

来源:《新民晚报.家庭周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