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职工提升“嘉”里的幸福感

日期:2019年2月8日 09:44: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爱心接力站里环境好布点全,歇脚的时候还能享受到服务,太方便了!”“不用出远门,街镇里就有工会干部和律师帮忙维权,真周到!”“大篷车开进了厂里,东西质量好而且比商城便宜,大家都爱买。”……过去一年中,嘉定区职工服务中心精准识别职工需求,围绕主责主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体验,在职工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针对不同类型职工群体的服务需求,嘉定区职工服务中心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形成菜单式服务、项目化推进、品牌化打造。精准服务职工群众,努力做到“职工有所呼,工会有所应”,扎实开展各项服务实事项目。

形成维权保护网

岁末年初,嘉定区职工服务中心的维权“成绩单”格外亮眼:2018年,职工法律援助窗口咨询接待5234件,涉及职工人数5399名,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2.1%和49.4%;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91件,为职工追诉经济权益近2000万元。

看似枯燥数据的背后,却是嘉定区职工服务中心不懈的努力。正是这些实打实的作为织就了维权保护网,获得职工群众的高度认可。

嘉定区职工服务中心与区仲裁院先后出台《关于共同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嘉定区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积极回应劳动者利益诉求。以非公企业为重点领域,以农民工、货车司机等群体为重点对象,主动融入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大格局。

“定人、定点、定时”成为改革的关键词之一,嘉定区总工会开展职工“应援尽援”维权服务实事项目,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工会法律援助服务范围,强化对困难职工、农民工和持有效会员卡职工维权的服务力度。服务中心成立由45名律师志愿者组成的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志愿团队伍,在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区仲裁院、区法院,以及安亭等5个劳资矛盾多发区域成立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街镇分中心。设立实体化的律师调解工作室,完善多渠道劳动争议调解业务模式,多元化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方式,由律师志愿团调解员提供公益性调解服务。

服务中心推动形成了区、镇两级8个实体化职工法律服务点,全面打造工会就近服务阵地。让“最后一公里”变成维护职工权益、助推企业和谐发展的“快车道”,积极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正面作用。

体现“家”的温馨

城市服务日益精细。总有职工风里来雨里去,及时加强对户外职工的关爱,是工会组织“娘家人”最温暖的写照。

嘉定共有58家爱心接力站,服务中心高标准严要求,让站点“活”起来、“笑”起来、“亮”起来,体现“家”的温馨,更好服务户外职工。由工会干部、劳模先进、环卫职工代表等组成的区镇两级考评抽查小组,每月对辖区内58家爱心接力站进行考核督查,小到空调制不制冷、冰箱够不够冰、微波炉能不能正常运作、桌椅够不够用都是他们考核的内容。

接力站服务内涵也不断拓展,在高温酷暑天气,各站点贴心地配备了防暑用品。移动、联通的爱心接站给前来休息的职工安排了绿色通道,部分医务的站点还可以提供量血压、解暑的凉茶等便民服务。

“酒香也需勤吆喝”,服务中心利用区五一大会的契机,制作以爱心站为背景的宣传片《初心》,展现爱心接力站全心全意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动人故事,并在视频网站进行播放。此外,还设计印刷了3000本爱心接力站宣传册、职工爱心接力站宣传地图发往各个街镇、环卫、快递等公司,公布辖区内58家站点的具体分布地址、电话及服务设施,方便户外职工知晓,就近使用。

简化手续拓展项目

嘉定是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也是制造业大区,职工人数众多。职工的新需求就是工作的发令枪,服务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惠及更多职工。

如今在嘉定投保职工互助保障,只需跑一次。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服务中心从完善受理点,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开通给付绿色通道等多方面着手,对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进行梳理优化,“就近办、马上办、只跑一次”的服务理念实打实地提升了职工群众的满意度。

基层场地有限、活动形式较少,如何更好对接职工需求?服务中心以“大篷车”为载体,着眼于职工的切身需求和服务的有效便利,整合23家工会会员卡商户,提供内容丰富,品质优良,价格优惠,深受广大职工欢迎的商品服务。同时,突出工会维权的职能,服务现场提供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就业服务、心理疏导等从职工权益角度出发的服务项目。2018年,共组织15场活动,每场均有20多家商户参与,惠及职工近1.1万名。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难免压力大,职工情绪急需“缓冲器”和“减压阀”。服务中心依据职工需求,持续推进“企明心”项目。围绕职工身心健康、人际与家庭互动、园艺治疗与减压体验、女性心理健康等主题,依托嘉定区工会职工心理服务专家志愿团的平台,与嘉定区精卫中心和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等专业机构开展合作,为职工带去丰富精彩的心理健康讲座与减压体验沙龙。

来源:《劳动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