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厅大楼组成社区“粘合剂”

日期:2019年4月29日 15:08:45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2000户左右的社区规模庞大,管理存在难点,而自然单元楼组的户数太少,资源十分有限。如何破解?

嘉定工业区通过重构居民自治的基本单元,在大社区和小楼组之间,组建规模在200户的“大楼组”块区,搭建“大客厅”平台,创新社区居民自治。  

大客厅 共享空间连接居民

厨房、书房、舞蹈房,空间自由组合,功能随意变换……在嘉定工业区福蕴社区,“大客厅”温馨而舒适,成为连接居民的共享平台。

上午一堂瑜伽课,下午品茗学茶艺,周末带着孩子读绘本、做手工,从周一至周日,“大客厅”的活动丰富不重样,而且不收任何费用。策划者是社区的能人和达人,他们或擅长烘焙、串珠、茶艺,或热衷瑜伽、木工、戏曲等,积极与居民们分享精妙技艺和生活态度。

“大客厅”不仅丰富社区生活,而且直击居民诉求。福蕴社区前期调研发现,社区内不少年轻父母,均有提升孩子英语能力的迫切需求,但培训机构动辄上万元的费用,让这些小家庭望而却步。了解情况后,辖区内一家专门从事对外贸易服务的公司主动对接,每周末派出一名外籍员工,来到“大客厅”开设英语口语课程,持续三个月。项目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年轻居民的欢迎,名额也一抢而空。

“大客厅,用一个生活化的共享空间连接居民。”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方文表示,希望通过拓宽服务渠道,让更多居民走出家门,关注社区,最终反哺社区。

大楼组 自治项目补齐短板

200户左右规模“大楼组”块区的建立,则助力居民因地制宜探索自治路径,鼓励居民自主申报项目,社区、管委会评估通过后实施,提供指导扶持和基金支持,囊括了学习自主、娱乐自发、环境自治、困难自助、纠纷自解等多个领域。

例如,汇旺社区因设计缺陷,楼组之间没有小路连接,久而久之,绿化带被踩出一条“捷径”,不仅光秃秃影响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居民协商和众筹,一条泥泞路变成了一条景观道;娄塘社区是个老小区,针对部分居民对绿化带改建为停车位的异议,小区居民利用围墙拓展立体绿色空间,并招募志愿者参与绿化养护工作。

在每个“大楼组”,推选产生“一长五大员”即楼组长、安全员、宣传员、卫生员、调解员和信息员队伍,成为凝聚居民的“粘合剂”。

目前,嘉定工业区已在14个建制社区的774个居民自然楼组,建成了143个“大楼组”自治块区,嘉定工业区公益基金会已扶持自治项目106个,包括垃圾分类、空间改造、健康文化、亲子活动等,填补了社区服务的短板。

来源:《新民晚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