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嘉定要算好这三笔账

日期:2019年7月23日 15:19:3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前面有小菜园子,屋子里有专门的农具橱,后面有乘风凉的小庭院,120平方米到280平方米,真惬意!这里是嘉定农民的家——嘉定华亭镇联一村。据了解,第一批农民院子,最晚明年底交钥匙!嘉定区还为农民的房子专门出了文件,只有本村村民,才有资格购买。

03f9e1e20ec84a5382ca274c7b36f861.png

嘉定区区长陆方舟在《2019年夏令热线区长访谈》中承诺:争取到2022年,以华亭镇联一村和安亭的向阳村为示范先导。嘉定区域内所有的保留保护村全覆盖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其中,联一村第一批农民院子最晚明年底交钥匙!

陆方舟说,重新梳理乡村肌理,嘉定要打三大攻坚战。

1、村庄布局散

以联一村为例,在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了20多个自然村落、600多户农宅,常规改造既解决不了道路、管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又无法有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改造成本非常大。

2、农宅翻新难

嘉定大多数农宅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年久失修急需翻建,但农户要翻建房屋存在较多困难,其中最难的是不少农民实际拥有的有证住房,超过了现有占地面积标准,存在政策标准与农民心理预期等各种矛盾。

3、资金压力大

村宅归并、基础设施改造、新兴产业集聚都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如果单纯依靠区、镇两级政府托底,不仅在资金上难以为继,还要承受较大的市场风险。


对此,嘉定的思路是做好三本账。

算好“长远账” 

从简单建房子、补短板的狭隘思路里跳出来,把乡村振兴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宝贵资源来谋划推进。

既注重乡村的“型”,努力使农村的形态结构、村容村貌与嘉定“创新活力城”的定位相匹配;又更加注重乡村的“实”,千方百计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算好“经济账”

嘉定实施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搞“穿衣戴帽”,也不是盲目地铺摊子、上项目,搞“处处点火、村村冒烟”,而是要把“盆景”变成“风景”,引导基层因地制宜地实施乡村振兴。

比如:华亭镇联一村,本身村集体财力有限,当地就把土地作价入股,引入工商业资本联合开发。

再如:安亭镇向阳村,依托安亭镇本身比较扎实的资金、产业基础,探索建设“智慧村庄”和“乡村综合体”,这个模式也很有特色。总之,要让农村有发展、农民得实惠。

b4415303997c48ccac880242fa6bd6b9.png

算好“环境账” 

针对群众思想症结,嘉定下大力气做工作,摊开新房图纸给大家看,带大家到样板房里转转。究竟是要环境优美的新家园,还是纠结于原有的“一亩三分地”,生活在“大杂院”里,让群众自己判断。

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联一村村庄归并工作一期涉及农户实现100%签约!


陆方舟牵头对嘉定北部的典型农业镇——华亭镇蹲点调研发现,联一村总体较好保留了江南水乡的乡村肌理,又紧邻“华亭人家”农业旅游景点。既有基础又有资源,是乡村振兴很好的一个突破口。

经嘉定区委区政府慎重研究决定,把联一村作为嘉定启动乡村振兴的样板和突破口之一。

“乡悦华亭”是嘉定与市地产集团打造的一个集田园、文化、旅游、康养、乡居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远期规划10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3.16平方公里。

① 土地利用集约:将原有28个自然村落归并为5个组团,共腾出建设用地184亩,节地率达到33%。把腾出来的土地用于特色产业导入,全面提升农村土地产出效益。

② 生活环境景区化:委托地产集团的专业团队设计了7种房型提供给农民集中居住,既体现了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韵味,又兼顾自然生态景观与宜居生活。同时高标准接入生活基础设施,规划新建了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舒适度。

③ 项目运营专业化:在保持集体建设用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引入地产集团建设运营乡村休闲康养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④ 发展收益共享化:一方面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共享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农民也可以参与特色农业劳动,获取稳定劳动收入。


来源:话匣子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