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的上海,一个“零垃圾社区”呼之欲出。全球率先推出3D打印楼房的企业——上海盈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利用3D打印建筑技术及生物技术,可以在未来创造一个无垃圾的社区、直至无垃圾的城市。
社区内的垃圾直接循环利用,小区内不再有垃圾箱和垃圾车,这样美好的蓝图可信、可行吗?
上海盈创科技的基地位于嘉定区,步入其中,一幢灰色、3D打印的“风景房”引人注目,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魔垃屋”:房子四周长满绿色植物,土肥花美;还是一个家庭的蔬果园,果实累累。盈创科技创始人马义和告诉记者,这幢房子的建筑材料及绿化全部是以该企业技术,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魔法般打印和再生循环出来的。
建筑垃圾变打印原料
马义和介绍,城市垃圾主要分两类: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盈创3D打印建筑的主要原料就源于建筑垃圾。3D打印技术打印建筑关键在油墨,盈创研发具有独家专利的建筑 3D打印万能油墨混凝土,吸纳了全部的建筑垃圾,诸如城市建筑固废、钢厂固废、电厂固废、煤化工固废,随即打印出一系列可用于垃圾分类、垃圾回收的装置和建筑,如:魔垃屋、家用垃圾封闭发酵花坛、鱼虫菜生态一体环保箱、环保种植围墙……
“魔垃屋”解决生活垃圾
这些装置在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可发挥作用。比如,这间“魔垃屋”内,便形成了一个生活垃圾的处理链。厨余垃圾在家庭垃圾占比较大,这无疑为垃圾分类处理增加了压力。而在“魔垃屋”内,自动将厨余垃圾分为餐前垃圾和餐后垃圾,两者在这间神奇小屋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餐前垃圾经过封闭发酵,成为有机肥料,供给家庭一米菜园、社区菜园及3D打印种植围墙或者魔垃屋本身蔬果种植;餐后垃圾则在魔垃屋用于昆虫养殖,而昆虫则是家禽的天然食物,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链,同时也减轻了垃圾分类清运与处理环节的压力。
“零垃圾”正在实践中
盈创在它的基地内,摆放了一个机器人,用以“零垃圾社区”的实践。只见“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无建筑垃圾拆迁,随后拆迁物建筑垃圾就地变成3D打印建筑“油墨”,打印出新建筑“魔垃屋”,“魔垃屋”又自动解决生活垃圾。如此循环反复,社区外表的垃圾果然消失了。
马义和表达了他的理念,“以后,你家的垃圾,只要有一个管道,自动吸打式分类,管道外面就能生成这些3D打印的‘魔垃屋’。”“魔垃屋”再处理生活垃圾,这就诞生了“零垃圾社区”“零垃圾村”。
3D打印建筑标准须统一
目前,3D打印建筑正成为全世界建筑行业追逐的热点,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均将其列为研究重点并宣布了大规模的兴建计划。而这一领域,上海盈创占据了制高点:它致力3D打印建筑、建筑新材料研发、生产17年,拥有国家专利多达225项,因能3D打印楼宇、别墅、大型厂房等各类建筑,真正实现3D打印建筑。它生产的建筑构件广泛应用于国家大剧院、国家游泳中心、上海世博中心、凤凰传媒北京大厦、迪拜政府办公楼等400项国家级、地标性建筑中。
使用过盈创科技3D打印建筑技术最多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位于阿布扎比国际机场附近的全球最环保城市、有着“太阳城”之称的马斯达尔城,将和盈创成立合资公司,利用盈创3D打印建筑技术,以合作建设阿布扎比7000平方米的项目。盈创科技还与巴西最大的建筑公司合资,使用盈创3D打印建筑技术在当地为巴西70%的低收入群体建设低成本的安全住房,共同开发巴西及拉丁美洲市场。
马义和认为,用3D打印建筑技术让城市绿色循环,没有生活垃圾;让生态真正环保,处处蔬果飘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盈创3D打印建筑技术是否能大规模应用,是否成为全球命运共同未来城市发展的刚需,尚需时日,特别是各类3D打印建筑标准必须统一。“零垃圾社区”道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