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利大剧院五年来举办演出1569场

日期:2019年11月15日 10:20:45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cf37213c7c1a4802bee45deb44c896eb.jpg

上海保利大剧院俯瞰图。(资料)

台上艺术家深情演奏《梁祝》,台下不少观众拿着手机拍摄。“我把节目录下来,回家给小孙子看。”一名嘉定观众说。这是不久前位于嘉定新城的上海保利大剧院五周年演出现场。“开门迎客”五年来,上海保利大剧院已邀请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540多个演出院团、近2万名演员登上舞台,共举办1569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达74%。这样的演出频率和上座率在国内大剧院中并不多见,何况保利大剧院是建在一片农田上的“郊区剧院”。

   

“组团式演出”降低票价

 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城市的大剧院利用率不高,一些剧场空场率高达80%。而上海保利大剧院运营第一年,演出就达194场,场均上座率近70%。统计五年来数据,剧院几乎每天都有演出。

剧院开业前组织的3200多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嘉定人虽未养成进大剧院的习惯,但同样有欣赏高雅艺术的需求。为此,剧院一开始就坚持高端路线,194场演出中自办售票演出140场,其中A类(国家级院团、欧美知名剧目、国家“五个一”工程剧目或得过文化大奖的剧目)演出占52.86%。高水准的演出成本也较高,观众是否有能力承受?保利通过“变零售为批发”的方式,在保持演出高水准的同时尽可能压低票价。

保利在全国经营数十家高端剧院,演出资源由院线集中采购配送,降低演出总成本。演出公司只要和保利谈一次,就能连续演出数十场,报价往往也会更优惠。有了规模优势,保利演出成本降低,院团也乐意接受这种“组团式演出”模式。借助这一模式,上海保利大剧院平均票价控制在260元以内,引进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剧目。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德国不莱梅国立交响乐团、蒙特卡洛爱乐乐团等世界名团曾相继献演。

   

“不能赔,也不能赚太多”

大剧院是公益性文化设施,应为百姓提供好的文化演出,不能完全商业化。怎么在“商业”和“公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上海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秦体记直言:“院线给我们定的指标是既不能赔钱,也不能赚太多钱。”

目前嘉定区每年给上海保利大剧院2000万元补贴,剧院进账主要依靠经营收入。在支出方面,剧院花钱的“大头”是支付给院团的费用。剧院推出的最低票价为15元,如“经典荟萃·漫步音乐三百年”系列演出全场通票30元,学生还可享15元半价。剧院推出的最高票价是1680元,这是顶级院团演出的最好位置的票价。目前剧院推行“月月有公益场、场场有公益票”机制,公益票价每张30元、50元、80元。上海市倡导5%公益票比例,剧院自我加压到10%。剧院有1466个座位,也就是说公益场要售出147张公益票,这部分公益票原本可用280元、380元或更高价格售出。“以纽约爱乐乐团为例,他们演一场,剧院要支付一两百万元的费用,但实际门票收入不及这笔费用的一半。”不过,剧院还是可以通过动态调整院团档次及票价控制盈利情况。目前剧院一年支出和收入都在5000万元左右,基本持平。

上海保利大剧院五年来已举办免费公益讲座175场,京剧名家尚长荣、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等相继走进剧院开讲。免费艺术课堂也延伸到学校、社区、企业及商业综合体。“剧院是一个典型的‘城市会客厅’,无论是谁,都有机会和权利走进剧院,享受高水平的文艺盛宴。”秦体记说。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