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看直播学习种植修剪工艺,专家在线教授如何鉴赏传统书画艺术……嘉定镇街道创建的“睦邻e直播”网上睦邻点,通过各行业达人在线直播,为社区治理增添了新力量。一起来看看那里的直播有多精彩↓
在嘉定镇街道,睦邻文化发展已有十多年。如果说停留在居民走出家门喝喝茶、聊聊天、看看书的睦邻点是1.0版本,标准化运行的睦邻点是2.0版本,那么,3.0版本的睦邻点无疑就是“睦邻e直播”网上睦邻点。
“睦邻e直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也在这个包罗万象的时代凭风借力成为“冲浪好手”。
疫情带来的新机遇
2020年岁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各类“面对面”活动被摁下了“暂停键”,这让原本以“睦邻文化”为重要载体的社区居民自治也受到影响。但与此同时,一粒种子正在破土发芽。
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方便居民预约购买口罩,嘉定镇街道开启线上线下口罩预约申请双通道。经过大数据分析,近七成居民是通过网上预约平台进行口罩预约。
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技术,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契机。这一契机催化了睦邻文化更新与迭变,催生了睦邻文化3.0版——睦邻e直播,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参与睦邻沙龙。
直播成为老城文化新势力
“我们通过开办‘睦邻e直播’,把原来线下的睦邻文化搬至线上,使文化服务传播范围更广。”嘉定镇街道“睦邻e直播”项目负责人范瑛介绍,“睦邻e直播”以每月3次直播的形式推出了53期节目,内容覆盖睦邻展示、公益服务、健康保健、文化艺术四大类。
“睦邻e直播”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为社区居民分享专业、实用的知识,比如上海绿化林业高级工程师、绿化工技师石焱线上教授种植修剪工艺,嘉定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波分享如何鉴赏传统书画艺术;
邀请有故事、有特长、有才艺的社区睦邻星主播进行分享,比如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好人榜”的退伍军人、退休教师沈启华分享“最美退役军人的公益慈善之路”。
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睦邻e直播”邀请辖区退役军人参与,制作推出了《百年党龄、我们的故事就说给你听》《说说我的军功章》等节目,广受好评。
从2020年5月22日“睦邻e直播”开播至今,共进行了53场直播,累计观看量达25万人次。其中,“睦邻e直播”邀请塔城路社区“梦之声民乐艺术团”睦邻点做了一台“风雅丝竹,献礼国庆”演出直播,有13100人次的观看量;联合社会组织夕阳红俱乐部推出的“助老新风尚 养老新行动”直播节目,收获了16700人次的观看量。这些足以反映居民对节目的高度认可。
“睦邻e直播”平台还提供活动报名、达人自荐、活动信息展示、直播入口、直播回放、直播互动等功能,增加居民的互动参与。
社区治理有了新力量
因为“睦邻e直播”,草根达人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嘉定镇街道着力打造社区主播培养计划,挖掘出了一批隐藏的能人,为睦邻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去年“睦邻e 直播”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由52名居民通过网络自主报名成为“睦邻星主播”,通过海选面试,最终选出20名“主播”。他们大部分都是有着不同才艺或特长的社区“生面孔”,而且三分之二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群体或青少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睦邻星主播”中,青少年参与的节目备受关注和好评。去年6月,“睦邻e直播”邀请了几位二到五年级小学生担任“睦邻星主播”,做了一期“睦邻少年说——探访西大街”节目,吸引了11200人次在线观看。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睦邻e直播”带领睦邻少年们一起寻访退役军人、“上海市首届最美物业人十大标兵”顾排楼,实地探访了嘉定供水服务管理站,向所有奋斗中的劳动者致敬。
此外,第十期的“睦邻少年(吴侬软语)”、第十三期的“睦邻星主播—今天我是小记者”、第四十六期的“疁城味道”等节目,青少年担任嘉定本土文化的推荐官,让800年古镇的历史故事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也让嘉定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青少年心田。
在“互联网+”时代,“睦邻e直播”踏浪而来,社区治理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个平台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上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让更多人通过网络了解睦邻文化,让更多热心社区公益的青年骨干成为社区自治中的新动能。
来源:上海大调研,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