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保障精障患者“不断药”

日期:2022年4月10日 21:50:07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近日,家住真新街道、江桥镇、马陆镇的多名精障患者经民警传递,拿到了急需的药物。在疫情防控期间,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与公安嘉定分局形成应急联动机制,派出所民警与社区精防医生积极对接响应,全力保障辖区精神障碍患者“不断药”。

区精神卫生中心提醒处于封控中的患者及其家人,及时关注精神科药物的存量情况,若出现断药或存量不足,要及时联系居(村)委,反映具体配药需求,并提供患者本人医保卡、既往就诊信息或空药盒,社区将协调志愿者帮忙代配药;遇到突发情况也可向当地公安求助,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提供应急解决方案。

正文图片

接受长效治疗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在浦西封控前一天,医院门口停着数辆社区接送这些患者复诊的专车。“我们调整预约复诊注射时间,特殊个案联络协调,尽力解决这部分患者的复诊。”安亭镇黄渡社区精防医生胡玉解释道。

“社区允许外出就医了,医保卡却留在了封控的子女那里,这可怎么办?”面对患者的困扰,江桥镇社区精防医生姚洪武多方协调,最终通过网络传递医保码截屏的方式,解决了复诊难题。

“你今天没来打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小王,你别着急,根据药物使用规范最迟可以在下周三来院打针,万一那时候你们还是不能外出,我们会给你们配送口服药物”……精卫分中心的唐锦津医生每次一结束采样任务,就会梳理长效治疗到期的患者名单,与家属反复沟通、叮咛,确保不遗漏。在疫情严峻复杂的特殊时期,嘉定的长效治疗患者用药也能有保障。

封控期间,上海市民配药难问题如何解决?

在第14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询问,封控持续,市民配药难的反映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常用药。这方面有什么解决办法?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关于封控区域的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由街镇或居村委依托网格化等形式,协同属地医疗机构对居民健康需求进行排摸,建立配药需求台账,实施分类管理。对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由小区安排志愿者通过代配药等方式,对接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还可实施长处方政策,最多可配3个月的药量。

同时,家庭医生团队还主动对接小区内的签约居民,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对基层医疗机构不能配置的专科类用药,如精神类、肿瘤治疗类等专科药品,社区居村委发挥志愿者作用,登记汇总居民相关配药信息,组建代配药队伍,到指定医院专窗配取药品。

同时,居民也可利用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配药。目前,全市已批准85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大多通过国药、上药等企业平台进行药品配送,由于近期受药品仓库封控、快递站点消杀、快递员隔离等因素,药品配送时间较以往有一定延长。我们已抓紧对接物流平台尽快恢复运力,以保障居民用药需求。

正文图片

编辑: 卢泽斌

来源: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上观新闻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