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采访小潘书记的时候,她的微信里有一排特殊置顶,那是小区里的7位待产妈妈,她细心地为每个人备注上了预产期;昨天,记者再次拨通她的电话时,小潘书记如释重负,语中带笑:“宝宝们全都平安出生了!”
嘉定区马陆镇崇文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潘晓喆1990年出生。这个年轻的姑娘新婚半年,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却已为7个宝宝“接生”。
她所在的团队是嘉定区最年轻的居委班子,7位成员中有5个都是“90后”,年纪最小的1999年出生。自3月5日起,他们就一心扑在社区防疫,明天就是双满月的日子。
图说:嘉定区马陆镇崇文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潘晓喆 受访者供图(下同)
为7位宝宝“接生”
刚刚过去的4月,是潘晓喆与同事们最紧张的时候。社区里有7位孕妇临近预产期,而孕妇的生产时间往往不确定,潘晓喆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一有情况就第一时间安排协调转运孕妇。她还与这些宝妈加上微信,并一一嘱咐:有什么事就直接打语音电话。
凌晨1点,凌晨3点;电话响了,要临盆了……半夜在街上等待120抵达,护送孕妇上车,潘晓喆也跟着牵挂;眼见宝宝顺利归来,她的心这才放下。
有一位宝宝身体娇弱,屡有波折,潘晓喆总是第一时间帮助。后来,这位宝妈又因乳腺发炎急需就医。当时小区被划为防范区,接到求助,潘晓喆放下手头的工作,开车送她就医,结束后再接她回来。“宝妈上车时,我听得出她声音的哽咽,可能觉得一次次麻烦我们,不好意思。”潘晓喆就告诉她:“没关系的,有什么不方便的还可以直接联系我们。”
图说:潘晓喆与居委团队
羽绒服仍挂在办公室
做核酸,发抗原,保障就医,分发保供产品……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让潘晓喆忙到不记得今天是周几。天气越来越热,他们换上短袖仍忙出一身汗,而3月初穿来的羽绒服,依然挂在办公室。
潘晓喆与同事们的嗓子都已沙哑。不过她说,“最年轻”的团队优势也由此显现:“我们的身体相对能抗住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另外,大家都熟悉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沟通顺畅。”崇文居民区一共有1019户,总人数3000多人,大多是年轻居民。年轻人之间线上沟通无代沟,100多位志愿者的付出,也让服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
正值抗击疫情持续攻坚的关键时期,疫情的反复,难免让居民们的心思随之波动。潘晓喆坦言,也有情绪激动的居民出言不逊,在疲惫的情况下,一句话很容易让人破防:“我们也哭过许多次。其实,我们真的不求什么,只是希望大家平安而已。”
面对居民一时的不理解,潘晓喆与同事们所做的,就是用行动去尽力说服。“虽然又苦又累,但也有收获。那就是居民们对我们的肯定,对我们的信任。”这也成为支撑他们前行的动力。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