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公安创新“微网格” 治理 畅通为民服务“最末梢”

日期:2024年9月18日 21:50:17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试点4个月以来,试点区域主动发现处置各类隐患问题5.1万起,第一时间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社会治理问题2120余件,报警类110、12345热线工单分别同比下降15.3%、14.2%。

基层社会治理如何从“最后一公里”细化到“最后一百米”?居民小区、村民小组、楼宇市场等最小治理单元如何打通神经末梢?近期,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丰富拓展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的内涵外延,在马陆、外冈等街镇开展微网格基层治理试点建设。试点4个月以来,试点区域主动发现处置各类隐患问题5.1万起,第一时间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社会治理问题2120余件,报警类110、12345热线工单分别同比下降15.3%、14.2%。

微网格融合“不破而立”

嘉定,地处上海西北,与江苏昆山、太仓接壤。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由于辖区面积大力量不均匀、业态复杂导致部分问题缺统筹等客观因素,嘉定分局将原本划分到街镇、居村级网格进一步细分,整合现有各方力量“沉到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问题。

据介绍,嘉定分局在马陆、外冈两镇71个居村均已配置“一居村一警”,实现居村网格与警务网格“一一对应”的基础上,将71个居村网格进一步细分为325个微网格,实现警务网格与微网格“一对多”匹配,做到边界清晰、上下对应。人口协管员、城运队员、联勤队员、社工、居委干部……这些原有的社区力量‘变身’网格员,由统一评估机制进入微网格内。”

“天气炎热,烧烤店容易发生打架滋事!”北管村社区民警陈飞结合警情分析和经验,安排网格员强化夜间烧烤店等部位重点驻点巡查。在公安民警主导下,网格员成为了一支信息灵敏、行动迅速、处事果断的队伍。试点以来,网格员发现整改消防隐患2.3万处、治安隐患9420处,前端处置无证设摊、占绿毁绿等城市管理问题1340起,发动群众举报治安线索37条。

随着“网格之星”“社区警务团队之星”评选等机制的落实,网格员的“比学赶”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各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党员、平安志愿者、楼组长、热心居民等凝聚合力,社区警务力量进一步增强。

微治理“全体系”协同

位于曹安路的一站式充电服务站主要面向网约车司机,人流高峰时1000多名流动充电的司机在这里餐饮休息。社区民警吴佳俊发现随着该服务站启用,辖区网约车内丢失物品类警情直线上升。为此,吴佳俊推动微网格党小组“一事一议”,召集交通、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介入,会同企业及网约车党员代表共同找原因、寻对策。通过设立失物招领点,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引导司机拾金不昧。

“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担任相应层级副网格长,是党建引领下‘进街镇’”和‘进村居’班子的延伸。”嘉定分局治安支队支队长李志俊介绍,在嘉定试点微网格内,已设立325个党支部、党小组或党的工作小组,吸纳地区党员4350名。在公安民警主导下,城管、市场、司法等21个条线网格包干保障力量“按需入群”,快速形成合力,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位于叶城地区的万商灯饰市场长期缺少管理主体,商铺和住宅层层转租,进出人员复杂,警情案件多发。该区域划设微网格后,成立了党支部,推动居民自治共治,协商解决了楼栋视频门禁安装、防盗窗拆除、规范停车管理等问题,区域面貌焕然一新。5月以来,该市场110警情同比下降54%、12345实现“零投诉”。

微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据悉,此次试点区域的325个微网格内,均设置“三所联动”纠纷调解点,有效拓展延伸“三所联动”触角。一方面,民警、人民调解员和律师,在法治框架下调处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居村法律顾问、党员志愿者、乡贤达人等积极进行多元化解。试点以来,微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直接化解群众身边的小矛盾、小纠纷3170起,依托“三所联动”调解点化解矛盾纠纷2610起。

“免考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一看就是骗局!”求职者小王在同学群里看到一则广告,联想到小区网格员的防范宣传,就通过“e嘉人”小程序反映。经过“嘉治理”平台线索流转上报,嘉定公安及时阻断诈骗案件发生,同时循线追踪,于7月24日成功摧毁一个证书培训考试类电诈犯罪团伙,一举抓获91人,涉案金额1.5亿余元。

手指轻轻一点,居民就可通过“e嘉人”小程序提出诉求,转入微网格工作处置的信息流转程序。目前,通过小程序注册“e嘉人”用户的达到19.4万余人,占试点地区实有人口51.2%,初步形成居民议事求助的“虚拟社区”。居民参与,在“派出所主防”和“小恶小乱”治理中发挥了重大效能,通过小程序平台,微网格内各类问题诉求1580件顺利解决。(杨子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