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激情中感受上海“新”动力

日期:2025年4月2日 14:48:2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坐上蔚来ES8副驾驶,看着无人驾驶的新能源车丝滑“倒车入库”,新加坡青年盖乙丞亲历换电初体验:“换电池,只需要一首歌的时间。”

今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5周年,2024至2025年也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促进两地青年深度互动和对话,发挥青年力量加强两地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新活力,‘新’发现——新加坡青年看上海”活动邀请30余名新加坡青年来沪交流。昨天,他们参访了嘉定蔚来交付中心、汽车创新港园区及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等企业,在速度与激情中感受上海“新”动力。、

在蔚来交付中心兜一圈,新加坡青年都冲动地想要“下单”。

目前,蔚来有3200多座换电站,企业正与新加坡陆路交通局交流,争取能在新加坡颁布汽车换电国家标准,蔚来的汽车也能进入新加坡市场。这些探索也引发了新加坡青年的探讨:新加坡理工学院设施管理系大三学生蔡嘉易认为,尽管蔚来并没有大力推广,但他十分看好,自主研发芯片、充电功率等都展现出中国新能源车的独特思路。

在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新加坡青年坐上百度无人驾驶车,在街头体验了一场“梦幻飞驰”。新加坡中国协会理事、青年分会会长翟梓涵连连感慨:“太震撼了!本来坐上车感觉没什么,车一转弯驶上路况复杂的大路,都能应付自如,细节处理给足惊喜。”

上海与新加坡的交流在沪新全面合作机制下正持续深化,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城市治理、人文交流等六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翟梓涵认为,上海的创新氛围雄厚,拥有高新技术与非常强的应用场景,而新加坡资本密度非常高,“期待未来能有好项目一起投资、一起做大做强”。

此行对于青年们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大二学生施仰智曾在上海黄浦区读过5年小学,这是他11年后第一次回到上海。“刚下飞机那一刻,一种旧时的情感扑面而来,一切都没变又像是变了。”趁着这次交流,他抽空回到小学,老师还激动地发了朋友圈。

19岁的盖乙丞去年刚高中毕业,他对于未来读什么大学、从事什么工作还没有定下方向。“看看中国的热门产业发展,能为大学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起到帮助。”

“大哥哥”翟梓涵是这次的领队,他带着一帮00后踏上面向未来的旅程。在他看来,这些青年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在开拓视野的过程中应当主动整合所发现的行业机遇与平台资源,通过跨专业协作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未来可能产生的跨界合作奠定基础。

过去35年里,中国与新加坡有非常多的贸易往来与合作交流,但这也随之带来了疑问:“一代又一代企业家打下的基础,年轻人能否接得住?”翟梓涵期待在新加坡打造一个善用中文,对中国、对新加坡和中国的发展有了解,能够导入优质资源的“圈子”,“多交朋友,细水长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来源:文汇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