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球的200余名嘉宾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战略,探讨长三角汽车产业如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度合作,分享了众多出海创新成果。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的一张“金名片”,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的策源地。“2025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论坛”作为上海车展官方首个论坛,4月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来自全球的200余名嘉宾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战略,探讨长三角汽车产业如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度合作,分享了众多出海创新成果。
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汽车产业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专委会”)主任章宏伟表示,汽车专委会将搭建政企对接、资源整合的产业协同平台;构建法律、金融、审计、检测等专业机构服务联盟;创新“双循环”国际合作模式,打造全球产业协作平台。促进会汽车专委会将设立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基地及各城市会客厅,并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首席商务代表,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汽车专委会秘书长、出海基地筹建小组副组长朱仲升介绍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基地”的初步规划。该基地位于上海市博园路999号,坐拥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位,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会和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的共同支持下,高起点谋划,顺势而为。出海基地将打造四大中心:汽车产业促进中心打造41个城市会客厅和品牌品类中心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客车、专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横向车型机型事业部,和电池、电驱、电控、制动、智能座舱、热管理等纵向零部件品类事业部,以品牌为立足根本,推动“产品出口”向“品牌出海”转型,促进 “中国品牌” 走向全球;全球采购促进中心建立海外采购、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综合服务中心提供营销、供应链、商务、金融等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论坛上,温州、苏州、宣城、芜湖、嘉兴等5城市代表与出海基地代表签约。出海基地计划为长三角各个城市提供约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全方位呈现城市产业特色、发展规模、未来产业规划及重点企业品牌展示。通过打造集展示、研发、推广、交易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助力城市提升整体形象与影响力。城市会客厅将定期举办“城市周”“主题月”“年度峰会”等系列活动,成为长三角各城市在上海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发展产业的核心窗口与通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广阔市场的桥头堡。
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等7国的首席商务代表与出海基地代表签约并接受汽车专委会授牌,他们将作为各个国家的“首席商务代表”,作为出海基地城市会客厅企业产品在目标国的“总代理”,在目标国家建立完善的采购、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为中国企业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海外仓、展销中心、维保中心以及建立标准互认和友好的政府关系等提供支撑。
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温州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等四家商协会,代表长三角“三省一市”70余家汽车产业商协会与促进会秘书长黄达明签约,宣布各协会间建立“标准互认、资源共享、联合出海”机制,共建检测和标准互认平台,破解同质化竞争难题,抱团破圈出海。
与会嘉宾认为,当长三角创新链与“一带一路”市场链深度耦合,长三角地区不仅要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智造基地”,更要打造标准制定、品牌孵化、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服务的“全球节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表示,未来要聚焦国产技术替代、绿电产业协同、破除区域壁垒,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枢纽打造“战略节点”,通过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基地推动中国方案从“高效输出”向“全局赋能”升级,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