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主角、百姓“名嘴”:上海嘉定“村晚”平台既有乡村文化又有理论宣讲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11月3日 15:02:52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1月2日电(记者李荣)在最新的这个周末,接连两个晚上,在沪郊嘉定外冈,接连推出了两台“村晚”:

一台是“乡遇外冈好丰景 和美嘉乡话振兴”秋季“村晚”示范展示主题活动,“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一台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25“理响嘉昆太”宣讲村晚,来自嘉定、昆山、太仓的“百姓名嘴”齐聚一堂,带来一场基层理论宣讲盛会。

百姓大舞台

秋季“村晚”示范展示主题活动,百姓登台做主角,演绎新时代的乡村文化魅力。

活动以“红色记忆·星火冈湾”“古韵新潮·艺述冈申”“海派江南·和美嘉音”三个篇章为主线,通过百姓自编自演的歌舞、戏曲、小品等表演,串联起外冈的红色基因、文化底蕴与时代新貌。

在振奋人心的鼓点中,舞龙队伍惊艳亮相。两条金色巨龙与十余条红色小龙随着节奏翻腾起舞,瞬间点燃全场热情。队伍中,还有两位外国友人,来自苏丹的叶问是其中之一。叶问坦言,作为“新手”,一边舞龙一边协调步伐颇具挑战,要不断练习才能动作流畅。为了更好记录这段经历,他将自己的学习过程拍成短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随后上演的弹词开篇《心声》,是由嘉定区文化馆、外冈镇文体中心与嘉定区望新小学联合创排的原创作品,不久前登上了群众文化领域最高政府奖——全国“群星奖”的终评舞台,演员是一群来自乡村小学的孩子们。领唱王乐瑄自豪地说:“在全国舞台历练后,我们把这个经过反复打磨的节目又带回家乡,特别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更精彩的作品。”

作为国家文旅部门打造的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特色品牌,全国“村晚”的核心就是“农民当主角、文化进乡村”。除了“本土达人”的倾情演出,昆山、太仓的“邻居”也带来了昆曲表演和国乐演奏,生动体现“嘉昆太”区域一体化在文化领域的融合发展。

现场,“寻迹外冈·溯源冈申之旅”外冈镇特色旅游路线发布,串联起吴兴寺、葛隆村、马门陶艺村、外冈游击队史料陈列馆及嘉北郊野公园五大历史文化景点,让游客既能触摸外冈发展的历史脉搏,感受文化传承,也能实地见证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外冈镇充分活化各类公共文化空间,优化配送机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以全国跳绳大师赛、钱大昕纪念展、“带着爸爸去种田”、“艺述冈申”系列活动等为契机,让高品质文化生活“推门可及”的同时,持续探索“文旅商体展”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不断激活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理响嘉昆太”

思想性与艺术性交融、烟火气与时代感并重。长三角嘉昆太三地,在区域协同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实,“理响嘉昆太”这一理论宣讲特色品牌,在三地持续开展活动。

此次“理响嘉昆太”宣讲村晚,在弹词开篇《家风代代传》的吴侬软语中拉开序幕。嘉定区“冈声嘹亮”宣讲团雅燕宣讲队以传统曲艺形式,讲述《钱氏家训》中的处世智慧,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深刻内涵娓娓道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丝竹声中焕发新生。

活动共分为“文脉·固本兴新”“民本·共富笃行”“蝶变·奋进新程”三个篇章,紧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题论述,通过情景诵读、音诗画、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化形式,有效增强了理论宣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从《三城文人的故事》里品味文化交融的深厚根脉;从《幸福的形状》中感受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民生温度;从《从织造到智造的苏州“丝”变》里见证产业跃迁的时代步伐:一个个源自基层的鲜活故事,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可听、可看、可感的生动表达,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以前总觉得理论是书本上的大道理,离生活很远。”家住外冈的王欢感慨道,“但村晚中听着三城的故事,听着理论主题的歌曲,才明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这些词,就藏在一片田、一颗草莓、一根丝线里,听得懂、记得住,真挺好!”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