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1-24(总数:4)

记录,我的2012

《吊日》王泽清/摄。<br />那天,第一次去嘉定报社新址领稿费,百度查好地图我就出发了,然而当自行车拐到南北方向的德富路时,我迷路了,只好凭感觉往南骑。路上见到人,才知道走过了,只好回头。等到了报社所在的大厦时,一看表,发现多用了近一个小时,人也是又累又渴浑身是汗。赶快上楼吧,结果到了楼上发现,一着急又把包忘在自行车上了。于是下楼,因为是从另一个电梯口下的,出来是车库,转了好长时间才转出地面。然后拿了包,再次上楼拿稿费。<br />是不是看都看晕了?是的,我当时也很晕,心情坏极了。本来带着相机,想顺便去拍新城,现在领好稿费已将傍晚,还拍什么照片?我在沮丧中返程。途径沪宜公路时,眼看红彤彤的太阳要落下去了,心里痒,但是怎么拍?总不能只拍一个太阳吧。一会儿,在路西看到一部吊车。我下车,快速拿出相机,连拍六张,其中就有这一张。<br />总结这次出行,可谓诸事不顺。但对于我,“有一失便有一得”,那天如果诸事皆顺,定然没有这一张照片之得了。这既是摄影,也是人生哲理。 《留守儿童》杨祖柏/摄。<br />“叔叔,叔叔……”2012年12月7日,我和书画家余寄寒在江西婺源石城程村采风创作时,一群小孩在挥着小手向我们招呼着。<br />这是由一家农家小院改造的幼儿园,仅有一名老师。十年来,老师已经把120多名孩子送出去上了小学、中学。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幼儿园虽然简陋,但孩子们在一起总可以学点东西。”<br />一个老师或一所幼儿园的作用是有限的,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br /> 《狂欢》愚仁/摄。<br />   人们喜欢记录台上明星的一颦一笑,我却喜欢记录台下的他们的表情。2012年10月东方风云榜嘉定汽车音乐节上,人们脸上狂热的表情让我想起了8年前——2004年上海国际赛车场“上”字型赛道全面建成时,“同一首歌”第一次走进嘉定,2万多名观众也如今天一般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人们脸上的笑容依旧,只是手里的“摄像装备”已经升级了许多。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人们拥有许多值得狂欢的日子。<br /> 《生命的希望》沈亚平/摄。<br />从20岁第一次献血起,周勤已累计献血4600毫升,单采血小板4次。2012年,在女儿的陪伴下,周勤再次献出了400毫升鲜血。她说:“作为一名护士,我体会过在手术台上焦急等待血源的心情,当我们伸出臂膀,对患者而言就意味着生命有了希望。”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