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5-04(总数:8)

在嘉定,让我们一起创业

他们是创业者,是发明家,“创新、实践、分享”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在万众创业的时代,一个个原本青涩的梦想,通过他们的双手,正在化茧成蝶,照进现实。
安昱霏:创客江湖中的“女侠”。 
安昱霏一个地道的山东姑娘,因为一个想法,辞去了会计工作,拉着自己的“娘子军”走进了创客的世界。在创客们的眼中,她就像一位侠客,在江湖中行侠仗义,努力为年轻的创客们争取“福利”。
2013年安昱霏创立了CIE大链盟团队,从起初了3女闯关到如今的7人团队,安昱霏和她的团队已经成功举办了多个移动智能硬件展。“我们团队的定位就是一座桥,我们将创客的创意与投资机构、生产企业、推广平台串联在一起,为创客们争取到最大利益。”安昱霏说,“我的野心是,让CIE成为孵化器的入口,将更多创客的创意转变成产品投放到千家万户。”
对于安昱霏来说,她也曾迷茫过。“当时‘英特尔’有个职位,对我来说是一个曾经梦想过的机会。那段时间里我每天一早醒来就开始纠结,放弃还是坚持。但当看到一个个创客从CIE起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我觉得我做的事很有意义,值得坚持下去。”安昱霏说。
为了给“娘子军”扩容,面试新员工成了安昱霏最近最上心的事。 姬晓鹏:创客要学会不怕犯错。
姬晓鹏,2013年大学毕业后,这个“IT”男就开始了“折腾”之路。“我进过国企做小职员,出过国门为美国FBI提供过产品服务,在年薪达到30万的时候,我想再折腾自己一回,我要创业。”姬晓鹏说。 2013年姬晓鹏说服了自己的“兄弟”,为了一个当时还不太靠谱的梦想,创建了蜂电科技团队。从那一刻起,他们不再是月薪过万的“IT男”,而是一群朝不保夕的“创客”一族。
创业是艰辛的。在姬晓鹏的工作室里,一张没有席梦思的空床架和床头用来充当枕头的书,依稀还能看出那份艰辛。“团队初创,我们几个人就自筹了100万元的创业资金。购买设备加日常开销,这100万元我们‘抠’了一整年。”姬晓鹏说。
要说创业时期最难的还是融资,创业后的半年时间里,姬晓鹏天南海北跑了不下20家投资机构,得到的回复都是“你的产品前景不错,但是我们还需观望一下。”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机遇等待着你,第21家投资机构给了蜂电科技团队一个机会。300万元的投资,让这个团队走上了正轨。
“不会犯错的员工,我不留。”姬晓鹏说,“这是我们团队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从IT男到管理者,姬晓鹏的处事方式发生了变化。“我记得,我的第一份工作经历不是很愉快。一到单位就被告知了各种犯错的后果,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不能犯错。但时间久了,大家都不愿去做容易犯错的工作,索性就没有工作了。”所以,在蜂电科技团队中,犯错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因为你正在从事一件创造性的工作,而这样的失败是被允许的。
陈默:一个好的团队决定你的成败。
陈默,一位有着亮丽外表和丰富海外游学经历的“海归”创客。2012年,她一手创办了罐头生活创业团队,为普通消费者提供创意家居类产品导购服务。在这个平均年龄仅有25岁的创业团队中,充满了“80”后和“90”后对创业的热情。
“要创业,就要找对志同道合的人。”陈默说,“我是一个很不会给团队画饼的人,在创业这条路上,谁也不知道我们可以坚持多久,只知道我们在没成功前,这条路只会越来越难走。所以,谁和你一起走这条路很重要。”
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当你发现自己没有经验、没有超人的智慧,没有人脉和资源,甚至连运气都没有时,就会陷入迷茫。团队成立后,由于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不久便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不是你不想努力,而是你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陈默说。
好在,陈默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一封越洋邮件让她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创业的初衷。“还记得是在春节里,意外收到了一封原团队成员的邮件,大致意思是说决定下周回来上班。可就在几天前,我才送她上了移民海外的飞机。”陈默说,“那时,好像真的有股力量让我继续向前走。这种默契,让我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