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15(总数:19)

嘉定庆祝“异乡风采”文化系列活动诞生二十周年

10月14日晚,“情系异乡 梦圆嘉定”—— 庆祝“异乡风采”二十周年晚会在区文化馆秀舞台举行。区委副书记周金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峻出席活动并为《遇见——“异乡风采”二十年采访手记》和《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异乡风采”征文比赛作品选》两书首发。
晚会以“情系异乡 梦圆嘉定”为主题,“异乡风采”的孕育者、见证者和参赛者应邀走上舞台,用表演、采访、回顾的形式再次感受到他们奋斗的正能量。找到事业和情感归宿的首届冠军、树立自信的中学老师、点燃“创业梦”的舞蹈女孩、被上海戏曲学校录取的农民工孩子……发生在“异乡风采”舞台上的奋斗故事不胜枚举,生动的经历展示激励更多的“海漂”融入上海,融入江桥。
据了解,诞生于1996年的“异乡风采”系列文化活动,是江桥镇党委、政府探索做好“海漂”从业人员思想工作新路子的有效尝试。最初通过举办卡拉OK比赛、才艺展示来凝聚人心。此后不断整合资源,推陈出新:以江桥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为依托,以文化为切入点,以文娱乐、以文载道、以文聚人,寓教于乐,根据外来建设者的不同爱好和特长,组建声乐队、舞蹈队、写作演讲队等9支队伍,开展了集才艺展示、征文演讲、体育健身、技能比赛、培训咨询、管理服务等于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为“海漂们”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大力推进了“和谐江桥”、“文化江桥”的建设。
20年来,在“异乡风采”舞台上,诞生了不少“明星”。民间杂技团“星光杂技团”的邓迎超、邓迎双这对姐妹花,当年在“异乡风采”舞台上表演的柔术被誉为“肩上芭蕾”,后来这一节目被国家文化部选送出国表演,走向了国际舞台。才艺大赛上,在江桥开小杂货铺的外来人员子弟小许,以精湛的葫芦丝演奏,不仅赢得了评委和大众评审的高分,更是打动了一位观众——上海戏曲学校的校长,最终被破格录取。67岁的老孙在老家江苏时就是个小有名气的文化达人,通过参加“异乡风采”,不仅在嘉定区获得京剧比赛金奖,如今更是成了江桥京剧队的队长。豆豆、刘静和吴丹,都是历年在“异乡风采”舞台上有优异表现的歌舞获奖者,吴丹如今在金鹤中学带小朋友唱歌并多次获奖,豆豆、刘静则在镇上开了工作室,她们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落户江桥的异乡子弟。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庆祝“异乡风采”二十周年晚会上,“异乡风采”完成了完美蜕变,培育和孵化参与公共事务公益类社会组织的“民非”组织——“异乡风采”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筹备工作正式启动,由此宣告了“异乡风采”品牌将从政府扶持走向一个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新时代。这种转变也承载了江桥镇党委、政府探索公共文化活动运营新模式的使命。
据介绍,“异乡风采”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将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首席记者骆新担任会长,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担任副会长,热爱文化事业的“海漂族”们担任理事会成员。组建新剧社是这个“民非”组织成立后率先要做的一项事业,话剧社将广泛招募爱好表演的“海漂族”们,把富有时代气息的草根话剧作品奉献给广大市民。来源:《嘉定报》记者 沈青/摄

区委副书记周金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峻出席活动并为《遇见——“异乡风采”二十年采访手记》和《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异乡风采”征文比赛作品选》两书首发。